摘要: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浐灞生态区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坚持“生态化、国际化、产业化”发展方向,全力打造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欧亚经济综合园区核心区、西安领事馆区、陕西自贸区浐灞功能区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成功举办2007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2013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态、现代、时尚的魅力浐灞样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产业水乳交融,生态区与大西安命运与共,绿动西安的浐灞生态区,将进一步深耕现代开放生态新城建设,打造“生态西安”“美丽西安”浐灞样本,实现浐灞河区域高质量发展,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贡献浐灞力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地处“八水绕长安”的浐河、灞河流域的浐灞生态区,从2004年成立起,坚守“治理浐灞河生态灾害,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的初心和使命,坚持“生态优先”,深耕生态文明建设,将污水横流、挖沙成灾、垃圾围城的“生态重灾区”,建成美丽的国家级生态区、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如今的浐灞生态区,已从城市污染区变为生态补偿区、从农业生产区变为产业发展区、从远郊乡村变为现代城市、从历史文脉厚重之地变为国际开放窗口,以自信开放的姿态,一跃成为大西安东部新城核心区。

站在西安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历史新起点,浐灞生态区以十项重点工作率先突破,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推动浐灞河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

生态筑基

催生水岸经济蝶变升级

浐灞生态区的发展繁荣,始终与生态的兴衰相生相伴。

作为全国首个以生态命名的开发区,自2004年以来,浐灞生态区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立区”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发展模式,构建了“中部兴业、南北秀美”的城市框架,形成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大美景象,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对外开放,四维良性互动格局融合发展,先后取得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6个国家级称号。

早在6000年前,浐灞地区就孕育了原始文化,唐朝时更是漕运集散的繁盛之地。上世纪末,这里却成为污水横流、挖沙成灾、垃圾围城的“生态重灾区”。2004年,浐灞生态区成立后,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立区”发展理念,先后投资400亿元,实施“截污、围湖、修堤、增绿、碧水、美景”六大生态工程。以打造“山水林湖生命共同体”为目标,根治了三大生态灾害,在遍布沙坑的河道旁举办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建筑垃圾山上建起西安市民的“桃花岛”。通过实施“两河四岸”综合提升整治工程,累计建成水面1200多公顷,建成西安城区面积最大的湿地景观区和生态带,将秦岭与浐、灞、渭河有机融合,形成连接秦岭与渭河、贯穿西安东部的重要生态廊道,成为生态西安、美丽西安的浐灞样本。

“这里是鸟儿和鱼儿谈恋爱的地方。”这是浐灞爱鸟人常挂嘴边的话。据统计,浐灞生态区内生物多样性指数逐年提升,植物种群由167种增至210种,鸟类由65种增至236种。

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好转,带来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利的交通环境、新兴的绿色产业,强势吸引了人流、物流、财富流的激增。于是,浐灞的最美河堤路、网红瀑布桥、河景灯光秀、别样霓虹景、滨水马拉松、水上帆船赛等,皆因这片绿,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以水而兴的浐灞文旅,迈出“生态+文旅”深度融合的铿锵步伐。

以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宋城“西安千古情”为引擎,构建丝路演艺谷,擦亮浐灞演艺招牌,打响世界级文化演艺品牌;以欧亚经济论坛、世界文化旅游大会为载体,让产业与世界联动;以腾讯双创小镇、世园罗曼小镇为创新,探索“科技+文旅”“婚庆+文旅”新范式;以“两河四岸”高品质酒店群为依托,推出主题化景区酒店,打造新型旅游目的地。目前,砂之船奥莱正积极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将是首个具有浐灞特色的商务旅游景区。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两河四岸”绿色全域旅游格局,实现了“水岸景观”向“水岸经济”的转化升级。

“两山”理念在浐灞的实践,用事实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民生引领

构筑幸福生活美好图景

近年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浐灞全面实施生态、产业、人居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浐灞。坚持“规划引领、高端起步”,快速拉大城市骨架,核心区基础配套全部到位,构建了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生态城市格局。

自建区以来,浐灞不断完善基础配套,优化道路、管线布局,累计建成道路140余公里、地下管线1100余公里、桥梁6座,城市交通骨架搭建完成,打通交通微循环,重点区域织密路网,形成“6纵12横”的城市路网体系。6条旅游公交线路,全面连通各大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大型社区,辐射带动东部片区发展。启动城市绿道网建设,用绿道联接区内公园、河流、广场、学校、地铁、公交枢纽等重要资源,为居民提供充分的健身休闲和交往空间。

为推动浐灞高品质生活圈建设,引入华康医院、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泰康健康养老、前海人寿医院、宝能医疗等项目;推进书香之城建设,让生态阅读成为浐灞的金色名片;两河四岸夜景亮化、三改一通一落地、“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有序推进,提升区域人民的满意度、幸福感;砂之船奥特莱斯、麦德龙商场、迪卡侬商场、浐灞凯德广场等现代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初步形成集教育、商贸、交通、绿化、水系等全域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人居环境实现历史性变迁。

自2012年至今,浐灞生态区累计举办公办中小学及幼儿园12所。

近年来,浐灞生态区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始终坚持开门办学、博采众长开创性尝试“引进名校办名校”,与西北大学、交大附中、后宰门小学、北外国际等多所名校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委托管理、一长多校、结对提升等形式,开展深度合作,推进“名校+新校”教育联合体合作共建,打造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下一步,浐灞生态区将继续坚定教育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环境,深化实施名校+工程,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西安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步伐,努力打造教育强市。

国际先导

擘画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在广运潭举办了大规模的水运博览和商品交易会,成为世界博览会的发端。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浐灞生态区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坚持“生态化、国际化、产业化”发展方向,全力打造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欧亚经济综合园区核心区、西安领事馆区、陕西自贸区浐灞功能区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成功举办2007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2013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态、现代、时尚的魅力浐灞样板。

作为西安国际化开篇之作的欧亚经济论坛,成为陕西唯一涉外机制性论坛、国家“一带一路”十大战略平台之一,永久会址就在浐灞。

自2017年4月1日揭牌至今,陕西自贸区浐灞功能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4892家,企业注册总资本294.2303亿元。建成西安领事馆区和外事大厦,吸引柬埔寨等国家领馆入驻,可受理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印度等7国签证业务,20多家涉外机构入区,配套建设汉诺威国际学校和“一带一路”贸易之家。“一带一路”贸易之家有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000多种特色商品,积极推进西安企业与境外的贸易合作机会。

同时,依托陕西自贸区浐灞功能区和“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中心,浐灞积极探索与国际互通新模式。“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开通运行,为陕西省企业走出去搭建了便捷通畅的“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出口站点企业已覆盖陕西70%的县域。

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中心,开展“中俄地方经贸合作论坛”、中国(陕西)-白俄罗斯经贸合作暨中白工业园推介会、“丝路国际人文交流行动”等30余次自贸主题活动,举办企业“走出去”培训活动30余次,共接待10000人次,为企业国际投资合作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助力西安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为确保全市十项重点工作落实,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浐灞生态区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推动浐灞生态区高质量发展。为此,浐灞生态区从加大市场主体保护、优化市场经营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着手,推行一“网”事通办、一“会”定方案、一“章”管审批、一“码”明指南、一“简”增质效、一“表”给意见等“六个一”工作法,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探索设立了“水电气暖综窗”,融合打造水电气暖联动报装,将原始多张申请表压减为1张《浐灞生态区“水电气暖”综窗报装申请表》,全面打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为企业提供“集群注册+商务秘书”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浐灞优美自然的生态环境,高效务实的营商环境,吸引了5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等大型企业落户浐灞,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会展扬帆

助推产业集群阔步前行

5月14日,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这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西安特色”的超级城市地标一经亮相,便吸引了各界目光的聚焦。此前,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也通过了竣工验收。

作为西安东部新中心,浐灞生态区确定了以会展业为龙头,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先导区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会展“五个一”工程,打造会展产业集聚区。同时推进“会展+”融合发展,打造功能完备的浐灞现代服务业产业生态链。

作为西安市迎“十四运”的核心区,浐灞生态区面对迎接“十四运”、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契机,以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依托优势资源,以会展业的大发展推动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先导区建设,建设会展业的标杆区域。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和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地处浐灞三角洲,滨河而建,周边六个大型生态公园,总占地面积逾万亩。

围绕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浐灞生态区还规划配套建设丝路会展产业孵化园,打造以会展服务为核心,以交通、物流、通信、金融、旅游、餐饮、住宿等为支撑,以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租赁、现场服务为配套的会展产业集群。同时,推进会展产业与互联网+、金融、高科技等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会展服务企业和产业,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发展会议会展业,浐灞从立区之始就在持续努力着,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借力欧亚经济论坛、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一级方程式(F1)摩托艇锦标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世界文化旅游大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国内盛会在浐灞成功举办,浐灞会展业会议、展览、赛事等全领域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随着西安国际会议中心的正式运营,打造会展产业集聚区,推进"会展+"融合发展,浐灞“以现代金融、会议会展、生态旅游为支柱,以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生态型新兴产业为主导,以健康体育、涉外商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拼图更加清晰,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

如今的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会展城初具规模,高星级酒店群启动建设;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浐灞腾讯云大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大块头”项目落地,颐高万创荣获国家级众创空间;欧亚创意设计产业园成为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区……这些丰盈的产业空间,汇聚了会展优质资源,增强了辐射效应,将全面发挥会展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助力西安大力发展“三个经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产业水乳交融,生态区与大西安命运与共,绿动西安的浐灞生态区,将进一步深耕现代开放生态新城建设,打造“生态西安”“美丽西安”浐灞样本,实现浐灞河区域高质量发展,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贡献浐灞力量。

韵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