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窗眺望,西江之水东去。江天一线浮光点点,湖水岸边青山连绵。身倚墨石台,轻抚流云水。观翰墨云砚,山水窈窕之天然情境。

空间以“端砚”为出发点,将砚墨文化融于自然。“文人书斋”、“翰墨时光”是空间的内质,使心中瞻远旷进得以抒怀;墨砚生活悠然而生,风过岭,云如絮,令人心旷神怡。

石,自然之物,纯粹之物。

石与见,合而为砚,是可视的深沉,触手可及的流年。以墨色砚石为壁,其肌理与质感,刻画着砚的坚实;墨色不尘,蕴藏着博然天地。

往来千载,砚虽不语,重重音绝。

且听石,隐于沉默中的音韵,恒古久远的回响着。化而为虚,虚中生变,逐而归一,又得自然之境,如风过窗隔,山谷玲珑音。

空中落落而生一隅虚亭,仿若倒影的海市蜃楼。

“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亭子不逢人,夕阳淡秋影。” 云林幽绝处,空亭不空,心之所归处。虚亭灯饰运用纤维、光缆与现代工艺,形如鸟居,栖逍遥之鹏;材质叠加,轻如云絮。长风忽度,细羽纷飞,熠熠生荣光。

坐游依云水畔,东方娴静的文人气象,提升了空间的品质感。镂空木隔栅,延续了空间的序列感。匀质的光影,写意着墨色。石的古意,在朴拙之态中,保留着砂砾、风尘、流水的痕迹,包容而不可亵玩的美,在空间中静置又绽放。

朱砂墨,内敛的色彩,华美而不喧嚣。结合编制工艺的皮革沙发,舒适自承美意。于生活雅趣中,依云水畔更多的是承载美,空间、装饰、器皿互为相宜,点点滴滴,凝聚为一种文雅的生活方式。

文隐于内,闲赏于画,美食精于食与器,尽源自生活的美好图景。从文人书斋,踱步砚墨吧台,充满体验感的文人生活空间,随性、耐人寻味。

砚韵如水墨,质、色、雕、琢中内涵着智慧与匠心,沉静且富于张力。一物一尘由砚观心,慢慢晕染而来。多功能组合家具,形制简洁,线条利落,格物、赏器、融于品琢意趣。

墨色勾勒,素色点染,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城市中的水沼河岸,清宁得境,在笔墨与砚色中,默默生趣。笔墨挥洒、顿挫,如遇心中山石、峰峦,自然之笔由心而执,随心而绘。

红砚粼光,渐变色装置画,赋予了光与色彩灵动感。空间与饰物之间的共鸣,正像浮动的和弦,将文化与生活在空间中传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