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云上国宝”音乐会在西安博物院奏响。这场音乐会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将东西方经典音乐与历史文化瑰宝融合展示,焕发出动人心弦的魅力。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西安交响乐团在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支持下,举办“云上国宝”音乐会系列活动。音乐会自4月18日开始,持续至5月25日,先后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安城墙五大国宝收藏展示地。观众在聆听悠扬乐曲的同时,还能欣赏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华丽璀璨的何家村窖藏文物、雕刻精美的昭陵六骏等文化瑰宝,感受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气韵和风采。

疫情期间,全国博物馆均处于闭馆状态,从3月25日起,陕西省多家直属博物馆恢复开放,但游客寥寥。而线上游览、直播等方式却为大家开启了观看文物、触摸历史、感受文化的大门。3月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陕西广播电视台推出大型全媒体直播《云游兵马俑 探秘兵马俑一号坑秦国军队》;3月19日、3月20日又推出两场“云”游兵马俑系列直播兵马俑出土兵器首次展示和《兵马俑绿面俑首次直播》。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网多家中外媒体参与直播或转载,3场直播累计综合传播量超过7102万次。

“欢迎大家给我留言,告诉我你们想听什么。”3月14日晚,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白雪松在淘宝直播平台完成第五场直播,观看量30多万人次。碑林和淘宝联合开启了新颖的“云春游”直播,讲解员化身“主播”,用脱口秀方式讲述碑林故事、国宝故事。自2月23日首开直播以来,白雪松因幽默生动的讲解方式在网上走红。直播5期累计参与人数突破400万人次,单场回放都接近42万次。讲解员白雪松也因此被网友称为“让我放弃李佳琦的男人”。白雪松直播火了之后,很多网友对这家“深藏不露”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产生了兴趣,纷纷留言说等恢复开馆就要去参观。其淘宝官方店铺粉丝数增长至2.5万人,相关拓片、字帖等商品销量也大幅提升。

“游客们”普遍认为,线上“沉浸式”游览,不但能免了看后脑勺的尴尬,在同样感受展品的展陈方式和形制外,还可以通过数字高清技术,放大观看艺术品的肌理。

某种意义上说,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也让更多人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文化梦想,达成大众文化共享需求。“采取直播形式宣传碑林博物馆还是第一次,效果确实出乎意料。”碑林博物馆副馆长张云告诉记者,“我们合作这个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青年人的浏览习惯,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

疫情期间,几乎所有大中型博物馆都在“云”上和观众见面。从今年2月开始,抖音、淘宝、腾讯、快手等大型互联网平台相继举办“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全国几十家博物馆参与,网友反响热烈,单日观看量超过千万。作为闭馆期间博物馆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新方式,直播备受观众欢迎和社会关注,已成为文博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

陕西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据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蔡理华介绍,陕西是博物馆大省,全省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319座,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都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陕西省文物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各项部署,指导全省博物馆有序暂停开放,做好疫情防控,要求各馆“闭馆不闭展,谢客不怠客,服务不缺位”,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式开展“云课堂”“云看展”等线上服务,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网上游客超过两亿人次,其中陕西数字博物馆境外访问量16701人次。

博物馆直播,作为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新方式,已成为文博行业数字化传播、改进与观众互动的新路径新趋势。这种“抖家底”式的文物直播,让馆里的精品馆藏文物与网络另一端的观众有了近距离接触。那些“硬核”博物馆,一旦上线就成了“硬核网红”。从对线上直播感觉新鲜到迅速形成依赖,确实让博物馆直播尝到了传播创新带来的甜头,不少博物馆表示,疫情结束以后网络直播活动将常态化进行下去。

来源:陕西传媒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