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番茄栽培技术

摘要:高山番茄采用设施栽培的目的,一是为了避雨,二是为了保湿。现将高山番茄设施栽培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设施要求

1、大棚棚架十覆盖材料

棚架可以是钢管大棚,有8m标准棚和6m标准棚两种样式,也可以是毛竹大棚。覆盖材料可以用塑料薄膜、遮阳网、防虫网、无纺布等。较为可取的覆盖方式是顶膜用新的塑料薄膜,侧膜用旧的塑料薄膜或防虫网,顶膜上再覆盖一层遮阳网。此外,还需要用压膜线把覆盖材料固定好,防止大风吹坏覆盖材料。

南部高山地区每年2月上旬以后,天气逐渐转暖,温度升到0℃以上,同时每年在2月上旬以后,都有几次强冷空气及寒潮侵袭,温度可降到O℃以下。为防止植株受冻害,可在棚外覆盖无纺布,无纺布采用80~120g/m”,也可用于棚内覆盖。

2、微蓄微灌设施

有微型的蓄水池、引水用的塑料输水管和埋于大棚内地膜下的塑料滴灌带。利用微型的蓄水池把山区的细小水源蓄积起来,依靠自然地形高差形成水压.通过塑料的输水管把水输送到田间,通过滴灌带把水输送到植株的根系。

3、铺黑色或银(白)

黑双色地膜铺前要整平畦面和畦沟,地膜用宽2m的地膜,两张地膜接缝处在畦中间,便于以后揭开地膜,后期浇施肥。

二、品种及栽培地块选择

1、选择适合高山栽培的品种。大、中果型的番茄品种主要有上海的合作903和宝大的903;浙江省农科院的浙杂203、浙杂205、浙杂806、浙杂809;温州市农科院蔬菜所选育的瓯秀808、瓯秀806等品种,近几年引进的国外品种百利、百灵、FA-189、FA-516等。樱桃番茄品种主要有圣女、金玉、京丹1号等。

2、地块选择。必须符合浙江省无公害蔬菜标准DB33/T291.1-2000要求,海拔500m以上,并在2~3年内未种茄科类作物的地块;选择pH值68~7.8的土壤。pH值<68的酸性土壤要求每亩增施石灰50kg改良。

三、培育健壮大苗

1、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健壮大苗。适宜的播种期是取得番茄高产的重要环节。播种过早易成老化苗,过晚影响早上市。播种期应根据大棚的保温性能、设施和定植期而定,即大棚最低温度不低于5℃,基本维持在10℃左右。在使用小拱棚育苗的前提下,采用无纺布保温,高山地区在2月中旬就可以育苗,所以我们把播种期选择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浙北地区可以推迟播种,浙南地区可以提早播种。播种前苗床要进行消毒,可以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秧苗质量要求无病虫害,具有8~9片真叶,健壮显花蕾的大苗。

2、采用穴盘育苗,培育壮苗。培养土使用穴盘专用育苗基质;穴盘采用大小为50孔或32孔规格的穴盘。播种方法同育苗盘播种方法相同。注意:为防带帽出土,播种时,育苗基质覆盖种子厚度为1cm左右,同时在育苗基质上面加少许蛭石覆盖,具体管理措施与常规管理相同。

四、定植

1、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发酵的猪栏肥3500~4000kg或者鸡粪2000~2500kg,复合肥40kg,焦泥灰750kg。以生物有机肥为基肥:每亩施150~200kg的生物肥料,再将复合肥30kg加尿素10kg。

2、基地作畦。畦宽连沟1.3~16m,要求畦面净宽在1m以上。沟深30~40cm。

3、定植时间。高山番茄在4月中下旬时,苗约有7~8片真叶、带大花蕾时定植。

4、株行距离。株距45~50cm,行距60~65cm。

5、定植方式。定植宜在晴天进行,定植前在苗床里喷施一次广谱性的杀菌剂,定植后用淡粪水加植物动力2003点根,促早活发根,平整畦面,覆盖地膜。番茄长季节栽培品种生长势强,枝叶繁茂,个体占据空间大,每亩种植1800~2000株。定植方法在畦中心开浅沟,按18~20cm整齐的排放大小一致、不碎土块的塑料钵大苗,随后覆土再整平畦面和畦沟。

五、田间管理

1、追肥。番茄生育苗期长,必须有充足的肥水供应。定植成活后7天左右每亩施淡人粪400~500kg,或尿素4kg加水400~500kg沟施,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可用4~5kg尿素加100kg细土,充分拌匀,挖穴干施。以后在各花序开花结果后分别进行追肥,每次追肥量为每亩施复合肥5~8kg。或者使用绿芬威系列等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促进果实膨大。

2、灌溉与排水。土壤应保持湿润,高温少雨季节应注意灌水防旱,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

3、清沟培土除杂草。第一次追肥前,要仔细浅削松土一次再追肥;第二次追肥前浅削一次进行施肥,然后清沟培土盖肥,准备插竿搭架。

4、搭架绑蔓。番茄长到30~35cm高时开始搭架,用25~3.0m的小竹竿插入20cm深,一株番茄插一根,采用一畦两行、直插竹竿新式支架,畦中番茄向两边反向和斜向引蔓绑枝,这是为了让番茄枝叶在大棚内合理均匀分布,降低植株高度及让不断伸长的番茄植株的结果层的枝叶始终固定在棚架50~150cm范围内,这样才能使大棚长季节栽培的番茄植株长时期地无限伸长、开花、结果和采收。

5、植株调整。采用单干整枝,在主茎基部第一花序下留一最强壮的分枝,其余全部抹除,及时打又摘心,打除黄叶、病叶、病果、畸形果。

6、疏花疏果。正常的季节,番茄每档花序有6~8朵花,留3~4个果,其余疏去。

六、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虫害。危害番茄病害主要有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青枯病、枯萎病、病毒病、晚疫病。

2、危害番茄的虫害主要有螨类、蚜类、潜叶蝇、夜蛾类。

3、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4月至6月上旬,气温上升,要防止蚜虫、地老虎、螨类危害,同时防潜叶蝇危害。这时早疫病及连作田青枯病、枯萎病容易发生。6月中旬至7月下旬,开始进入梅雨季节,这时虫害相对较少,病害主要是灰霉病、叶霉病、斑枯病、青枯病、枯萎病。7月下旬至10月,气温高,干旱,重点防治蚜虫和潜叶蝇及夜蛾类,防治晚疫病、脐腐病、青枯病和枯萎病。

七、及时采收分级包装

为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必须做到果实转红时采收,分级精包装后投售市场。因此必须选择不裂果、耐储运、挤压的品质,比如百利、瓯秀系列新品种。高山番茄经过长途运输才能进入大市场,一般在果实七八成熟,果色由青转红时(即炒米色或一点红)进行采收。按果型的大小,剔除病果、僵果,剪除果蒂按大小分别装入纸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