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政大师发现玄奘顶骨无人照看,加上时局动荡,有遗失可能,于是他将顶骨和碑刻背回南京,放置于天禧寺秘密供奉。至于中国留下的玄奘顶骨则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南京玄武湖畔九华山修塔供奉,一部分则迎到北平供奉,汪伪政府则获得了最后一份。


1942年11月,侵华日军高森隆介部队在南京中华门外的天禧寺旧址的山丘上平整土地,准备在这里修建“稻荷神社”。日军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石函。清理掉石函上的泥土,两侧的文章被解读后,震惊了整个南京城。
石函一则写着:“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玄奘顶骨早因黄巢发塔今长干寺演化大师可政于长安传得于此葬之”;另一侧写着:“玄奘法师顶骨塔初在天禧寺之东冈明洪武十九年迁于寺之南冈三塔之上”。日本人很清楚唐僧的头骨意味着什么,他们希望偷偷运回国供奉。问题是唐僧的顶骨(顶骨是头骨之一,位于头的顶部,左右各一块)怎么出现在南京呢?

查阅史料发现,高僧玄奘于唐麟德元年(664年)圆寂于陕西玉华寺。玄奘最先葬在了白鹿原,之后迁葬到陕西樊川,当时还修建了寺庙来供奉。到了黄巢起义时,寺庙被毁,玄奘的顶骨都被随意丢弃了。此后,玄奘顶骨被僧人带到终南山紫阁寺供奉起来,并刻下碑文说明此事。
到了北宋末年,天禧寺主持演化大师可政来到紫阁寺,意外发了玄奘顶骨和碑刻。可政大师发现玄奘顶骨无人照看,加上时局动荡,有遗失可能,于是他将顶骨和碑刻背回南京,放置于天禧寺秘密供奉。天禧寺后来毁于大火,朱棣在原址上修建了大报恩寺,玄奘顶骨继续得以供奉,直到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摧毁大报恩寺,此后玄奘顶骨下落不明。

高森隆介得知发现玄奘顶骨后,企图悄悄运回日本,结果消息泄露出去。当时南京市民群情激愤,大家一致要求汪精卫出面。怎么解决的呢?将玄奘顶骨砸碎,日军留下一份,其余由汪伪政府负责分配。我们重点介绍日军带回日本的这份玄奘顶骨,日本人视其为无上珍宝,一直当祖宗一样供奉,先是供奉在东京的增芝上寺里,后来被迁移到琦玉县的慈恩寺供奉。

时间来到了1955年11月,中国台湾佛教界向日本提出一个请求,希望能获得部分玄奘顶骨。日本方面同意了,就这样日本那份玄奘顶骨又被一分为二。至于中国留下的玄奘顶骨则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南京玄武湖畔九华山修塔供奉,一部分则迎到北平供奉,汪伪政府则获得了最后一份。

新中国成立后,原来汪伪政府保管的那一份顶骨,辗转南京毗卢寺、南京栖霞寺、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供奉保管。到了1973年,随着南京京灵谷寺修复开放,这份玄奘顶骨自此供奉这里。至于北京那一份,在特殊时期遗失。
参考资料:《玄奘顶骨下落之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