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满江红·东湖观莲》:“绿盖纷纷,多少个、云霄仙子。应是有,瑶池盛会,靓装临水。”古时候,人们赞美景色盛美,氛围欢乐,便会用“瑶池盛会”作为赞语。虽然各路神仙云集的瑶池盛会只存在于幻想中。但如今,可与其媲美的盛会也不少,比如汇集了各国体育精英的奥运会。

奥运会四年一届,其不仅是体育健儿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促进各国沟通,扩大政治影响的契机。回想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全世界的焦点都汇集在这个国际性大都市,其不仅彰显了我国强盛的综合国力;赛场上奥运健儿的拼搏进取,也让中国成为亚洲首次夺得金牌榜首的国家。可以说,能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便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最大认可。

然而,在历史上有这样一届奥运会,中、美等67个国家缺席,花了90亿美元,却打造了史上“最失败”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01

1974年,正值冷战时期,申奥城市只有苏联莫斯科和美国洛杉矶两家竞争对手。

而苏联莫斯科经过不懈努力,赢得1980第22届奥运会举办权。这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对此十分重视。作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为这次奥运会做了充足准备。苏联奥组委四处奔走,邀请了140多个国家来一起见证这场盛事。当时的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曾宣称:这场奥运会将是奥运史上最盛大的一次。

勃列日涅夫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据统计,有关当局为了迎接这一赛事对莫斯科进行了彻底改造。

首先在莫斯科兴建多个体育场、游泳池和新的城市建筑,同时重新规划了全国的交通网络并进行修缮。

为了这次修建,苏联投入高达90亿美元。


▲卢日尼基场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决赛场地

有人可能会对苏联花费如此大心力承办奥运会的行为感到好奇。这一方面原因来自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美苏两国作为两个不同阵营的领军,自然是想通过这次奥运会扩大政治影响,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势力;另一方面苏联国内经济并不景气,经济体制弊端逐渐暴露。苏联也想借助这次机会引进外资,发展国内经济。因此这次机会对苏联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苏联计划用多条线路实况转播,转播量可达20亿。

02

正在苏联如火如荼的进行城市改造时,国外局势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变化。

1979年9月16日,由苏联培植的阿富汗亲苏领袖塔拉基被杀害,阿富汗企图脱离苏联控制。


▲塔拉基旧照

可苏联怎么会轻易放弃中东这块肥肉呢。于是1979年12月27日,苏联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达10年。

不仅给苏、

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为日后苏联解体埋下祸根。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引起了各国的强烈不满。当时阿富汗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无论国内政治如何变化也应与苏联无关。

苏联趁虚而入侵占阿富汗政府就是彻头彻尾的霸权主义行径,此举遭到多个国家强烈谴责。

可是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对此不以为意,并不认为几个国家的抵制会对奥运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苏联围剿阿富汗游击队的照片

03

经过漫长的准备后,1980年7月19日,莫斯科奥运会正式开幕。

然而,令人苏联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先前邀请的140多个国家中有67个国家拒绝参加奥运会,包括英国、德国、中国、日本等。

而参赛的81个代表团中,又有16个拒绝打出本国国旗,用奥运五环旗代替。还有的代表团,仅仅派旗手一人参加。

勃列日涅夫看到此情形后,也没有出席奥运会开幕式。这场绝无仅有的奥运会,因为苏联的恶劣行为让比赛失去了该有的竞技精神。多个比赛的颁奖项目因为受到抵制,并没有放相应的国歌而是以奥运会会歌代替。赛场上,也没有了昔日惊心动魄的角逐和观众热烈的欢呼与呐喊。

比赛成绩水分很大,因为许多国家未参赛,所以参赛人数最多的苏联代表队荣获金牌最多。许多夺冠选手的成绩,也远低于当时的世界纪录。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旧照

结语

苏联得到这样的结果完全是咎由自取。当时各个国家刚经过“二战”的洗礼,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对和平也是十分渴求。古人云:“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家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见和平来之不易,苏联此时发动了一场非正义的干涉他国主权的战争,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抵制和反对。

参考资料:

《满江红·东湖观莲》

《山坡羊·潼关怀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