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机型使用的高刷新率屏幕看起来非常唬人,而 vivo Z6 充电快续航长听起来低调务实,因此它们也指向了不同的用户群体。可能够确定的是,在同等的 5G 覆盖水平下,vivo Z6 的 5G 续航一定比当前市面上同价位其他 5G 手机更好。

vivo Z6 是一款怎样的手机?其实从它的定价就可察端倪——相同储存配置的vivo Z6 正好比 Redmi K30 5G 便宜一块钱,看起来像是直接中又带点皮的宣战。

有意思的是,这价差一元的两款机器不仅没有太多相似之处,还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和侧重点。因此对比这两款产品会发现它们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呈现压倒性的胜利,实际使用时的体验更是大相径庭。

5G入门手机中的续航王

Z6 作为Z5X 的继承者,在配置上侧重的同样是续航能力,或者应该说 5G 网络下的长续航就是Z6 的唯一目标。它搭载了一块 5000mAh 的大电池,并且支持44W 快充。虽然无法与如今业界顶级的 65W 快充平起平坐,不过样的水平与同价位的产品比起来可谓一骑绝尘。

可和 4000mAh机型们不一样的是,5000mAh 大电池也让出门变得更加省心。满电的 Z6 经历了一天的样张拍摄、听歌和几局游戏之后依然有 25% 的剩余电量,第二天开启低电模式还可以撑一天。4G网络下中低强度使用的话两到三天一充都没有问题,这是目前少有的手机续航体验。

不过细心的吃瓜群众大概也发现了——我们在上面并没有探讨vivo Z6 在 5G 真实环境下的续航时间。

要说理由,当然是因为如今国内 5G 网络的覆盖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在同样的地理坐标中不同高度(比如同一栋住宅楼的 5 楼和15 楼)的 5G 信号水准都会有明显差别。在 5G 覆盖较弱的环境中手机会为了保持 5G 连接而不得不频繁地搜索网络,这个搜索网络的过程就会产生额外的功耗。

因此我们在我们身边环境下获得的 5G 续航时间对于其他人不一定具有参考意义。在生活半径中 5G 覆盖不佳的用户手里,vivo Z6 的 5G 续航肯定会比生活半径中 5G 覆盖良好的人差得多。可能够确定的是,在同等的 5G 覆盖水平下,vivo Z6 的 5G 续航一定比当前市面上同价位其他 5G 手机更好。

vivo Z6 与同价位的高刷新率屏幕机型们完全指向了不同的方向。这些机型使用的高刷新率屏幕看起来非常唬人,而 vivo Z6 充电快续航长听起来低调务实,因此它们也指向了不同的用户群体。也许对于 Z6的目标群体来说,单次充电的续航时间比溢出的配置更香,这大概就是 vivo 为 Z6 选择的产品方向与价差一元的隔壁家竞品完全不同的原因。

作为一个每天都耍两盘《和平精英》的玩家,我觉得 Z6 同样适合手游和追剧。Z6 续航长充电快的特质大幅减少了我插着碍手的充电线玩游戏的时间,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了游戏体验。骁龙765G的性能足够应付国内主流游戏,大容量电池和快充则减轻了游戏对“续航”的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 Z6不仅搭载了骁龙 765G 处理器,还用上液冷散热,这在 765G入门机型里还是比较新鲜的,当然这也是出于背面塑料材质散热的考量。实际游戏的时候,后盖发热确实非常不明显,这是我认为 Z6 适合游戏玩家的又一个原因。

不过大电池和热管散热使得 Z6 无可避免地变厚了,ZAEKE 知客拿到的这款“冰川纪”配色的 Z6 在“白色显胖”原理的加持下,看起来更加臃肿。另外,使用后置的指纹识别模块的 Z6,看起来也没有侧面指纹设备的产品那么上档次。指纹识别模块与机身背面的材质也不太呼应,使得背面看起来不够干净漂亮。个人认为能遮住这些瑕疵的“极影黑”配色会是更好的选择。

4800万依然能打?

vivo Z6 在相机上似乎并没有花太大的力气,后置依然是 4800 万像素四合一的主摄、800 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还有凑数的 200 万像素微距镜头和 200 万像素人像景深镜头。单从像素高低来看,这样的摄像头配置参数比同价位的产品略逊一筹。不过对于2000 元出头主打长续航的5G手机来说尚可接受。

当然,一套相机模组好不好最重要是要靠样张说话。

vivo Z6 并没有采用类似“炫彩模式”之类的功能,取而代之的依然是AI 相机。在 AI 识别到特定场景或物体后画面会有比较明显的优化,尤其是在拍摄花卉和颜色丰富的食物时,AI 相机会提高饱和度和明度使之看起来更加有吸引力。

按理来说分门别类地优化画面比 “炫彩模式”这种全局加滤镜的机制效果要更好,但实际上画面是否能被优化就全看AI 够不够智能。实际体验下来这个 AI 智能识别并非百发百中,在拍摄一些商品陈列的时候就比较难成功识别。Z6 相机本身成像风格比较写实,在没有 AI 优化的情况下成片的视觉冲击力并不是很强。

可 vivoZ6 的这个“AI 相机”在某些比较极端的环境下可能会反过来影响画面质量,比如这张食物照片。

如今手机“AI 相机”里比较主流的处理逻辑是在识别到被摄物体为“食物”时,会自动对照片施加额外的色彩饱和度以及一定的暖色调处理。可拍摄这张照片时外界灯光色温非常冷,这个时候vivo Z6 识别到被摄物体为“食物”,因此就按部就班地在原有基础上对整体色调施加了暖色调倾向以及一定的色彩饱和度提升。可vivo 的调校逻辑里这个场景下基础的白平衡补偿又不是特别高,最终的结果就是开启 AI 相机后获得这个色调怪异得有点赛博朋克的照片。

不过退一万步说,这终究是个非常特殊,甚至大部分用户几乎不会遇到的场景(大部分餐馆都会使用暖色调灯光),所以对于整个拍照体验的影响很有限。当然vivo 若是能未来在固件升级中能修复反常色温下 AI 相机的偏色效果,甚至能够做到AI 智能校正色温,那我也相信 Z6 的相机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支持 12.3EV逆光动态值的 vivo Z6 在户外拍摄建筑的时候确实拥有比较好的动态范围,如果搭载长焦镜头的话在拍摄远景时应该会有更好的画质。不过在逆光环境里Z6 的成片容易出现大幅度的偏紫,这个逆光算法问题希望能在后续的固件升级中解决。

夜景模式开

夜景模式关

受制于传感器面积的不足,Z6 在自动模式下拍摄的夜景画面有曝光不足的趋势,Z6 的夜景模式通过降低快门和提高ISO 大幅改善了夜景画面的明亮程度。可是在拍摄户外的灯光夜景时天空往往会偏色且过于明亮导致观感不佳,ISO 的提高也让噪点变得明显。不过由于夜景模式成片的曝光看起来确实好了很多,在夜景拍摄的时候 Z6 几乎是离不开夜景模式的,所以这个缺点就需要忍让了。

相比较于 4800万像素广角镜头来说,Z6 这颗 800 万像素的超广角在颜色的稳定性上还是不错的,起码在拍摄户外建筑的时候偏紫的问题不复存在。虽然超广角畸变问题在画面中有人物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但在建筑拍摄时并不明显,所以总的来看这颗超广角镜头实用性相当不错。

虽然 vivoZ6 的相机部分改进不大,还有些许不尽人意的 BUG,但对于一款 2000 出头而且主打续航的机器来说,这样的成像素质还是足够用于日常拍摄的。如果实在对照片要求比较高,那么进行一些简单的后期处理同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看起来普通是对 Z6 最大的误会

vivo Z6 是一款缺点和优点都很鲜明的手机。对于年轻人来说,Z6 看起来不过就是上一代的中端手机加上 5G 网络而已,配置提升的感知度很低,显然不够酷不够潮。但对于Z6 的目标人群,也就是想少花钱买个省心 5G 手机的用户来说,Z6 在实用性上可称为是目前入门级 5G 手机中的翘楚。

作为一台主打长续航的产品,我认为 vivo Z6 的用电设计做得相当不错,而且相当果断。大电池使 Z6 能够拥有两三天甚至更长的续航时间,44W 快速充电则将如此巨大电池的充电时间压缩进 1 小时内。在电量较低时,vivo Z6 甚至只需要 5~10 分钟的充电就能获得一天的续航。它用起来很省心,也难怪有人直接把Z6 定义成“5G 热点机”。

在我看来 Z6 能充当的也远远不止是热点机,把性能不俗的Z6 作为主力机在游戏、拍照、上网方面也同样有不错的体验,至少作为一台 2000元出头的入门 5G 手机,它能给到的,正是追求务实的人士所需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