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老话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按说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于情于理,赡养老人都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成年男女在结婚之后,会改口称对方的父母为爸妈,这不仅是一种喜结连理的传统仪式,更是对一家人的亲近和尊重。

只是这一句“爸妈”,不应该成为道德绑架的理由。

把自己赡养父母的义务强加到另一半身上,在家庭矛盾中并不少见。

更有甚者,还会觉得这是无可厚非,理当遵循的传统美德,那么对另一半而言,这会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来看看今天的故事。

倾诉人:姚女士

我和老公结婚五年,刚有要孩子的打算,却被婆家的表演,秀得心烦意乱。

如果是单纯的赡养老人,那我自然责无旁贷。

然而只是老公的小民思想,再加上小姑子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本来好好的日子,被搅得一塌糊涂。

原本为了工作留在了这个城市,没想到却在此扎了根。

我和老公都在一家制衣厂上班,我是设计,他是烫工,无亲无故的我们,在工作中慢慢走到了一起。

我们时常合计着未来的发展,思来想去,除了制衣这一块,对别的领域都是一窍不通。

结婚以后,我们各自拿出了积蓄,又向家里,亲戚朋友张罗了点钱,决定出来从小做起。

功夫不负有心,几年下来,谈不上如火如荼,也算是有声有色了。

本来以为苦日子熬到了头,有了喘息的机会,可以略微地享受一下生活。

可我那小姑子,就像一股妖风,从去年开始,就时不时地到我家里蹭吃蹭喝,回头向婆婆汇报我们的生活。

话里话外颇有一番,“老人受苦,你们享福,于心何忍”的意味。

久而久之,在小姑子的熏陶下,老公也开始立志要当个“孝子”,找我商量要按月拨款,赡养父母。

孝顺父母是应该的,我没意见,但既然要孝顺,就得不偏不倚 ,一碗水端平。

然而老公却不这样认为,觉得我的父母身体硬朗,还有退休金,生活上游刃有余,完全不需要依靠我们。

都是父母,要赡养就一个也不能落下,这是我的底线,老公见我不肯让步,只得同意。

两人约定,每月固定抽出五千元,两家各给两千五,以表孝心。

就在我和老公把这项义务维持了一年多的时候,小姑子不知道是搭错了哪根筋,又跑过来现身说法。

“还是你们轻松,像我家那边都是儿媳在家伺候公婆。”

的确,小姑子从嫁过去到现在,没见她上过班,常年在家管孩子照顾公婆。

因为老家的农村,大多数人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小姑子觉得理所应当。

也就是说,小姑子想让我回农村老家伺候公婆,生意上有她哥哥担着就行。

老公又一次站队小姑子,也提出同样的想法,而且还表示,“爸妈老了,身边得有人照顾,现在厂里的人手足够,还有我盯着,把你抽出来照顾老人正合适。”

此话一出,我就明白肯定又是小姑子从中作梗,先说服了老公,然后再逼我妥协。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连自己的父母都无暇守在身边照顾,凭什么要过去伺候公婆?

又想起老公这么不经“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那是你妈,不是我妈,要去你去,别想打我主意。”

本以为事情会这样不了了之,没过一个月,小姑子打来了电话。

“嫂子,你腾出个房间,我给爸妈买了车票,到你那住一阵。”

见我当初不同意,玩起了先斩后奏,更令我窝火的是,老公参与其中,却没把我当一家人,直到最后才让我知道。

我一气之下,打包了自己的行李,回了娘家。

老公和小姑子还接二连三地在微信里,说我不孝,自私,不通人情,心如蛇蝎……

总之,在他们知识范围内,能用的词都对我统统用了一遍。

孔雀心语:

男人的耳根软,欠缺大局意识,和小姑子的一再添乱,指手画脚,无形中给妻子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和负担。

以至于让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变得一地鸡毛,甚至濒临破碎。

赡养老人有赡养老人的方法,夫妻相处有夫妻相处的边界,不能以己度人,更不能拖道德下水,推卸责任。

还是那句老话,不管大家小家,整个婚姻的长久与否,都与一家之主的男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其实,不单单是赡养问题,夫妻之间,只有同心同力,保持适度的边界,有事商量着来,才会降低许多矛盾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