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终于,为了黎民百姓的生存,为了朝廷的的根基,姚崇决定不顾其他大臣的反对,上奏唐玄宗,请求立即扑杀蝗虫。在姚崇的劝说之下,各地的官员终于开始了组织百姓扑杀蝗虫。

导语: 玄宗时期,姚崇充分显示出以天下百姓为先,以大唐社稷为先 的治国理念,助唐玄宗开辟一片盛世繁华。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灿烂辉煌的文化。在这五千年里,历朝历代皆随时间流转而不断更替,他们都有着相似的一点,就是他们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但其中也有不同,那就是他们有的极尽辉煌,有的又略显衰微。

说到这我们不禁想起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繁荣的王朝——唐朝。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唐王朝极尽繁荣。唐太宗一手造就了“贞观之治”,而唐玄宗则开创了“开元盛世”。

唐太宗手下能者众多,隋朝末年时征战天下便有秦琼尉迟恭相助。当上皇帝之后一干文臣把唐王朝治理的井井有条。从而造就了贞观之治。那唐玄宗又是依靠了谁,造就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华的开元盛世?答案就是姚崇。姚崇一生为官几十年,他用自己的才能,为唐玄宗鞠躬尽瘁助他开启一代盛世。

姚崇自幼受父亲影响很大,孜孜好学,胸怀大志。更为难得可贵的是他不拘于礼法,为百姓谋福利。姚崇辅佐玄宗时便进言到:“废除武后在位时的一切严刑峻法;不求边功,休养生息;外戚不得干政等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意见和措施。玄宗觉得他胸怀宽广,为国家治理提出自己独到而有益的见解,便让他当了宰相。

姚崇在当上丞相之后,也被当时的百姓称为“救时丞相”。唐玄宗登基后不久,国家还处于混乱之中。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一年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出现了一场十分严重的蝗灾,老百姓的庄稼基本都被吃光了,无粮可吃的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当时朝廷百官们都认为蝗灾是上天降给唐朝的一场灾祸,一定是人们在哪里得罪了天神,所以提倡说人们应当要做的是烧香求神,祈求上天撤除灾祸。当时的人们只能烧香求神,却不敢杀除吃掉庄稼的蝗虫。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人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庄稼被蝗虫吃掉,自己却毫无办法。满朝官员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这时,作为百官之长的姚崇内心也是十分的着急。终于,为了黎民百姓的生存,为了朝廷的的根基,姚崇决定不顾其他大臣的反对,上奏唐玄宗,请求立即扑杀蝗虫。在他的力求之下,唐玄宗同意了他的请求,准了他的奏章,让受灾地区的百姓尽快扑杀蝗虫。

但是,一些受灾地区的地方官员仍然觉得扑杀蝗虫会惹怒天神,不肯对蝗虫下手。姚崇赶到蝗虫受灾地区后,狠狠地批评了这些官员,对他们说道:“你们身为朝廷命官,就是百姓的父母官。你们要做的就是时时刻刻替百姓着想,把黎民百姓放在第一位。而现如今只有除掉蝗虫,我们才能保障他们的生存。只有天下百姓得以生存,大唐的江山才能稳固不倒。”

在姚崇的劝说之下,各地的官员终于开始了组织百姓扑杀蝗虫。在各地百姓的努力之下,许多地区的蝗虫都被扑杀殆尽。被扑杀的蝗虫大概有十四万担这么多。因而蝗灾也被有效的控制了下来。

或许有人会觉得,姚崇只是平息了一场蝗灾,这对诺大的大唐王朝来说又算什么呢?但是事实上,一场蝗灾对一个国家来说影响是十分大的。遮天蔽日的蝗虫,在顷刻间便能将方圆数十里地区的粮食吃光殆尽。因而蝗虫所过地区留下的只能是当地老百姓无尽的绝望和叹息。

不仅如此,蝗灾过后,没有粮食吃的黎民百姓只能成为流民,过上流离失所的日子。而这时,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将会受到致命的冲击,饥荒的浪潮会慢慢在全国席卷开来。而这时,整个国家都将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国家的根基也将动摇。

在北魏、后秦时代,也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人们也认为是天神的所作所为。因而只敢烧香拜佛而不敢扑杀蝗虫,最终造成严重的饥荒,造成了哀鸿遍野的惨象。国家的实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在姚崇的努力之下,他镇压下了这场蝗灾,可谓是为大唐的基业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姚崇之所以能够很好的辅佐唐玄宗,一方面是他超强的处理政事的能力,另一方面便是他能够坚守自身的选择,不做对不起皇帝、百官和天下黎民百姓的事情。

姚崇贵为唐朝的丞相,但他却无时无刻不恪守自己的本分。为官几十年,始终严于律己,清廉简朴。不仅对自己,他对自己的儿子也从来不“开后门。”

有一次,玄宗把姚崇召来,说要给他的儿子升官。但是姚崇听后却立马拒绝了唐玄宗对他而已的赏赐。玄宗追问姚崇为何拒绝?姚崇说:“我的儿子没有什么本事,而且还时常想着靠关系来达成自己的私利。并不适合任高职。”玄宗听后,认为他为官正直。

姚崇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相,这正是因为这些:以天下百姓之利益为先,以国家社稷为先,又能够严于律己。

正是有了姚崇这样的得力助手,唐玄宗得以将大唐王朝带入一个新的盛世,开创了无数的辉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