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小人,但小人不是平白无故地出现的,而是被好人惯出来的。刚开始,小人害别人时,很多人想着“反正没害我,不管我事,他爱害谁害谁,只要别惹到我头上就行”。

可是,当小人一一得逞,把身边人都给害了个遍的时候,小人准备对你下手。你这才发现:身边已经没有可以建立统一战线的人了,自己已经是人单势孤了。所以说,当我们见到小人或者小人行为的时候,就应该揭竿而起,群起而攻之。

但是,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辨别小人呢?记住老祖宗的以下2句口诀,八九不离十。而且,小人的这2个显著特征,我们是不可不知,早知道可以早预防。


011、易反易覆小人心。

这句话出自于《增广贤文》,意思就是说:言行举止反复无常的人,往往属于小人。

其实,小人的最大危害就是反反复复,存在不确定性,他们可以现在跟你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要不了多久就可能害你,在你背后捅刀子。反复无常是小人的最显著特征,他们用到你的时候,跟哈巴狗似的;不用你的时候,就跟白眼狼一样,马上对你露出恶毒的嘴脸。

三国里面的吕布,就属于典型的反复无常的小人。吕布原为丁原部将,但稍微被人利诱和挑唆后,他就杀害了丁原,而归附了董卓,认贼作父,两人誓为父子。但没过多久,吕布又被司徒王允唆使,当众诛杀了董卓。


之后,吕布如丧家之犬,先后依附袁术、袁绍、张杨、刘备等诸侯。特别是刘备好心收留了落难的吕布,吕布反而恩将仇报、鸠占鹊巢,趁着刘备和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俘虏了刘备的妻妾儿女。

风水轮流转,下邳之战中,刘备联合曹操打败了吕布,吕布也成了阶下囚。吕布对曹操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曹操有点心动,但刘备在一旁说:“明公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曹操突然醒悟,知道吕布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可重用,便将吕布缢杀了。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充斥着许多像吕布这样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们渴望帮助,接受过帮助后,又忘恩负义。正如曾国藩所说:“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小人专门忘记别人的恩德,丝毫不懂得感恩。


朋友F有个发小Y,两个人的关系时好时坏。有一次,发小跑到朋友F家求助,说自己欠钱还不上,哀求朋友F帮忙,甚至还下跪了。朋友F一心软,便借给发小五万块,以解燃眉之急。

但是令朋友F没有想到的是:发小在还钱后,马上换了一副嘴脸,变得忘恩负义,赖着5000元货款不给。朋友F催要,发小甚至是破口大骂。发小Y前后反复无常的行为,足以说明她是个知足的小人。

《增广贤文》里面所揭示了“易反易覆小人心”,就是告诉大家:身边反复无常的人,你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他们往往没有底线、没有原则,随时随地就有可能对你产生危害。

老梁曾经在节目中强烈推荐大家多读读《增广贤文》,包括晚清名臣曾国藩,他也向别人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写尽了小人之秘技,把小人的各种门道都写了出来。所以我们在读完之后,会发现这本书是:能使小人汗颜,使君子惊醒!

022、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这句话出自于晚清名臣曾国藩之口,全句是“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那些自高自大说别人不如自己的人,其实就是个学识浅薄的人;那些总怀疑他人品行和动机的人,其实他们自己就是小人!

企业家任正非说:“当我们感觉自己很渺小的时候,行为才会开始伟大”。一个人越有本事,越是虚心、谦卑,不敢高高在上,不敢自以为是。

反倒是那些浅薄、无知的小人,喜欢对人指指点点;他们自己不学好,还见不得别人做好事,老是怀疑别人做好事的动机是否单纯。

这便是《了凡四训》中所说的“见君子而赧然相沮;闻正论而不乐”,见到品德高尚的君子,便觉得难为情、垂头丧气;听到光明正大的道理,反倒觉得不欢喜。

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过失和罪恶深重到了相当的地步的证据,更属于典型的小人行为。

曾国藩也在家书中告诫过家人:“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那些经常谈论别人缺点的人,其实是在掩饰自己的缺点;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其实是嫉妒或者想掩盖别人的长处罢了。这些都是内心不善良、不厚道的小人行为,也会显得见识和气量都很狭小。


曾国藩的四弟曾国潢骄傲自满,喜欢评头论足,他动不动就写信批评他人的短处和缺点,还喜欢揭发别人的隐私。曾国藩手下的将领和幕僚,如左宗棠、李元度、冯树堂等,都被曾国潢多次写信讥笑批评过。

曾国藩看不下去了,便写信批评地说道:“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 ,皆骄也。”

他还说:暂且不说你的指责是否正确,就算是正确和恰当的,也是“天道”不允许的。其实,曾国藩是碍于情面,没有直说弟弟的行为属于小人行为。

还比如,最近发生“韩红被举报”事情,就让某些小人显出了原型。这些小人自己缺乏仁爱主义,还不相信别人也不具备,完全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别人做了好事,他们就怀疑别人动机,吹毛求疵,甚至是污名化。庆幸的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小人谁是君子,大家都心知肚明。


结语:

老梁曾在节目中说:“我们对待小人的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主动出击“。因为你跟小人饶弯子,跟他们讲仁义道德,最后就会掉进小人的陷阱当中。这便是明朝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所说的“以利使奸, 以智防奸, 以忍容奸 ,以力除奸”。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要想战胜小人,首先要了解小人的特征。记住老祖宗上面所说的2句口诀——“易反易复小人心”、“疑人不肖者必小人”,看人八九不离十。为了对小人防患于未然,小人的以上2个显著特征,我们不可不知啊!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琢磨君已经开通了“国学文化交流圈”,欢迎大家加入圈子!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