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业遂说,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今年大会安排将做出以下调整:一是会期考虑适当缩短,具体议程、日程将分别由会前召开的预备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可以说,今年大会安排将作出的调整是个风向标:指向的无一不是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做好个人防护,不扎堆、少聚集。

作者童其君系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员

受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委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业遂15日在京就大会有关工作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张业遂说,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今年大会安排将做出以下调整:一是会期考虑适当缩短,具体议程、日程将分别由会前召开的预备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二是邀请部分在京的中外记者采访会议,不邀请境外记者临时来京采访;三是新闻发布会、记者会、“代表通道”“部长通道”等采访活动将适当精简,创新形式,采用视频方式进行(5月17日《北京青年报》)。

相信不少人都看到过这样的文字:如何判断疫情拐点?不必关注每天发布的数字,也不必听专家分析和白岩松的专访,只要盯住两个信号:一个是国家"两会"的会期;一个是学校开学的日期。 两会都是精英,学生都是未来。只要“两会”召开了,学校开学了,那么就是疫情拐点到了,你就可以大胆的出来闲逛了。读罢,许多人对此大都深信不疑,我也深以为然。但是当我看了今天《北京青年报》刊登的《为有效防控疫情 会期考虑适当缩短》新闻后,我想,“在这个世界,一切都在变化,只有变才是不变的。”我不再相信上述的文字了。

众所周知,相较于国外仍面临较高风险,国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很多地方保持了长时间的无新增确诊病例纪录,各地因时因势调整了应急响应级别。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乌云永远遮不住微笑的太阳。目前,全国服务行业复工率超过了80%,各大景区、公园、博物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也在陆续重新开放中,“五一”期间,人们重新感受到了人间烟火:景区渐渐多起来的游客,路上拥挤的车流,餐馆里也有了不少人气……种种迹象表明,人们的生活正在一点一点回到正常轨道。

然而,一语惊醒梦中人!武汉大学健康学院院长、新发传染病专家于学杰提醒,目前疫情仍旧潜藏不少危机,还远远未到“随心所欲”的时候。近日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弹的主要原因就是放松警惕、人群聚集。无论是舒兰的“来源成谜”,武汉的社区传播,还是多地发现的“无症状”“常阳”患者,都证明了新冠病毒十分狡猾,隐形的感染者有一定比例,尽管这些人没症状,但是一旦传染给易感人群就容易发病。目前拥有新冠病毒抗体的群体占比仍较低,这意味着大多数人口仍容易感染该病毒。在真正找到有效治疗办法以及疫苗研发成功前,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暂时“清零”不等于可以放松警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两会推迟至5月下旬举行。可以说,今年大会安排将作出的调整是个风向标:指向的无一不是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做好个人防护,不扎堆、少聚集。这就告诉人们:疫情防控不能放松。一方面,思想认识上不可松懈;另一方面,行动举措上不可松懈。

人不能两次跳进同一条河流。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我国面临的防境外输入、防境内反弹任务很重。我们真的承受不起疫情反弹!病毒目前并没有研发出特效药!这是一场旷日持久战,疫情全面结束还为时尚早,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坚持做好防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