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菜,又叫洋白菜,其标准名叫结球甘蓝。在邯郸鸡泽永年曲周这几个地方,农民习惯把这种菜叫“灰的白”。这种菜一年可春夏秋三季种植,如果采取蔬菜大棚就几乎可以全年种植了。甘蓝菜便于管理,相对投资较少,但这种甘蓝菜时不时,说不定哪一季就会像图片上拍的一样,烂在地里。

我俩战友老韩和老马承包地种了60亩地地膜甘蓝菜,刚种上,期待很高,心想能五毛一斤从地头卖了,亩产按照8000斤也能卖4000元,每亩地地膜、菜苗、化肥、浇水、地租、人工,大约每亩约需要投资1500。一亩地4000元减去1500,净赚2500元,60亩地稳赚15万元,从栽苗到收获约70天就可以了。

我劝两位战友,这样的账小学生都会算。两位战友说,去年延秋灰的白就烂在了地里没人要,今年春天肯定种的面积少。我反驳他俩说,喜欢种菜的都这么判断,这是肯定的,只有连续便宜得没人要了,气得菜农说:“这辈子再不种灰的白了,就是五块一斤也不种了”,不伤透菜农的心,仍然不能贵。俩老战友当然不信,结果被我言重。

我劝他们,要种灰的白,你们就得中棚栽种,冬天还需要盖草帘保温。这样种投资大,还麻烦,因此这样设施种的灰的白往往价格差不多。像这样地膜上栽种或者露地栽种,十年八年便宜,三年烂地里,基本上成了规律。

这蔬菜苗一旦栽在地里,就开始了赌行情。真的没有别的办法。这种灰的白不能储存,也没法加工。有人说,可以做脱水蔬菜,那是天大的笑话,本来这种菜就没人要了,再购买设备做脱水处理,后面赶茬口的新鲜灰的白又上市了,有新鲜的,谁会要脱水的干菜?

为啥灰的白长咧嘴了就不好吃呢?这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一种蔬菜都有生理极限,当长到极限后,菜叶就会变老,自然就不好吃了。而在春天种植灰的白,会一直生长,长得咧开嘴后,就会春花抽薹。在北方如果是延秋灰的白,因为冬天寒冷,生长停滞,不容易张裂开。但在田间生长时间长了,依然口感很差。

而对于蔬菜市场上的行情来说,有一两种蔬菜价格跌落到一毛钱一斤,这样的便宜蔬菜还会波及到其它蔬菜的价格。

看着菜农辛辛苦苦栽种的灰的白,收获剥皮装袋,运到蔬菜批发市场上,才卖一毛几分钱。租地大面积种植的菜农,就没办法销售了,因为从地里收菜装袋运输这些成本就快一毛了。所以,我那俩个战友把60亩地犁了,改作其它农作物了。俩战友请我去拍图片,我说不用去,我们村边也有好几块这样的灰的白也开始长咧嘴,要烂在地里了。

这个还没咧嘴哭的,包心硬的手按不动,两三天也就像上面那些咧嘴的一样了。回村歇歇老农,建议菜农在栽种这样简单的灰的白时,一定要考虑清楚,最好别多种,更不能按照自己预想的那样去计算一亩地赚多少,一百亩的赚多少。这些年来,蔬菜整体价格走低,并不是流通领域的问题,主要还是种植面积加大了,供大严重大于求了。当然,要想不这样浪费土地资源,不让菜贱伤农,这需要当地农业部门来干预种植面积,调节价格,你说是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