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了解,此次培训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乘客在突发疾病、休克、以及心脏骤停时,抓住最初发病的“黄金四分钟”进行心脏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邀请徐汇区红十字会专业救护培训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49路驾驶员们讲授施救人的心肺复苏急救措施、气道梗阻、人工呼吸等基本急救知识,使大家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护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5月18日上午,一场急救知识培训活动在49路漕溪路终点站展开,旨在提高公交驾驶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掌握正确科学的现场急救知识。

根据往年的经验,进入夏季高温天气,公交乘客在车上突发晕厥、中暑等情况将比其它三个季节更为常见。

因此,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倡导乘客规范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如何防晕厥、防中暑,成为上海公交49路车队重点关注的问题。

5月18日上午,一场急救知识培训活动在49路漕溪路终点站展开,旨在提高公交驾驶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掌握正确科学的现场急救知识。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来自上海正谊慢性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生张烨利用心肺复苏模拟器具向大家现场演示心跳骤停病人的病情初步判断方法和心脏按压方法。

随后,在实践环节中,驾驶员们根据医生讲解的步骤进行了实际操作,张医生则在一旁对他们的急救动作进行了专业细致的指导。不少驾驶员表示,通过开展急救知识培训,今后在驾驶过程中,遇到车厢内突发状况时,自己也能够挺身而出,为病患的抢救争取时间。

“我们这个学习,就是对我们驾驶员非常有用的,而且我们现在49路线路临近多家医院,乘车的老人也非常多。如果在营运时发现老人有晕厥情况,我们驾驶员就可以用学到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帮他们争取抢救的宝贵时间,尽量避免遗憾发生。”49路驾驶员黄师傅告诉记者。

据了解,此次培训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乘客在突发疾病、休克、以及心脏骤停时,抓住最初发病的“黄金四分钟”进行心脏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邀请徐汇区红十字会专业救护培训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49路驾驶员们讲授施救人的心肺复苏急救措施、气道梗阻、人工呼吸等基本急救知识,使大家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护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张烨:“一个他们每天接触的人群量会比较大,真的碰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他们有这一技傍身在,有这个应急急救的东西,对乘客对每一个老百姓都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们也会经常组织这样的急救培训给各个车队,一个是帮助我们广大司机去多一个技能,第二个也是希望广大的司机朋友在工作的时候碰到有人遇到危险,遇到麻烦的时候可以伸出援助之手。”

在培训结束后,驾驶员们纷纷撸起袖子,对49路车辆的全部空调滤网进行了再次清洗,为公交车空调的开启做好充足准备。同时,大家还为每辆49路公交车安装上车厢窗帘,为市民乘客创造一个清凉舒适的乘车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