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期文无常奉天玉插图东方夜未眠)
熟读《三国演义》,大多数人都会喜欢赵云这一角色,他性格温和,却坚持自己的原则;他武艺高强,且能恪尽职守;他一次又一次的力挽狂澜,令敌人闻风丧胆。例如公孙瓒差点死于文丑枪下,他替公孙瓒拦下文丑;麴义冲进公孙瓒后军,他将其一枪刺于马下;刘备在穰(á)山之战被团团包围,他及时出现;长坂坡之战,刘备家小失散,他单枪匹马寻回幼主;刘禅差点被劫往江东,他及时拦下东吴水军;老将黄忠误中埋伏,他及时接应;刘备败于夷陵,被陆逊追击,他及时出兵,等等。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每每看到赵云,往往就会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罗贯中给赵云开的光环太大,演义中的赵云几乎都成神了。今天我们抛开真实历史上,赵云有多强大不谈,单来说一说,在演义中,他依旧是人而非神,他也有服老的时候,也有陷入绝境,需要别人拯救的时候。而且救他的人,还是两个相当于他晚辈的小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两个能救赵云的小将又是谁呢?
赵云第一次随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曹魏将领夏侯楙,从长安集结兵马,抵御蜀军。而迎战他们的人,正是赵云。最开始的时候,赵云非常的威风——夏侯楙手下“时有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德有四子,皆精通武艺,弓马过人。”这父子五人率八万人万来战赵云,赵云却丝毫不惧,先是独战韩德四子,并将其全部斩杀,次日又“战不到三合,枪起处,刺死韩德于马下”,真真是宝刀未老。
可惜好景不长,夏侯楙的参军程武,是曹操麾下谋士程昱之子,颇有几分智计,他为夏侯楙设下了精妙的埋伏,并建立夏侯楙亲自诈败诱敌,将赵云引进了埋伏圈。这个时候的赵云,已经年迈,战斗力下降了不少,再加了自己身边还有千余兵马需要照应,他从辰时杀到酉时,即从早上杀到傍晚,还是没能突围而出,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他下马稍稍休息,并受到了敌军的围攻,这种情况下,就连他也不得不感叹“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然而,就在他绝望的时候,魏军包围圈的东南角和西北角,各杀出一员将领,拎着一颗人头,前来救援赵云,他们手中拿的人头,正是夏侯楙设下的两队伏兵统领,董禧和薛则。那么这两个救援赵云的人,分别是谁呢?原来这是诸葛亮早有防备,为赵云设下的援兵,他们一人手持丈八点钢矛,一人手持青龙偃月刀,正是张飞之子张苞、关羽之子关兴。他们救出赵云之后,又要生擒夏侯楙,让赵云感慨道:“他两个是吾子侄辈,尚且争先干功;吾乃国家上将,朝廷旧臣,反不如此小儿耶?吾当舍老命以报先帝之恩!”于是他再也顾不得连续征战近十二个小时的辛苦,于当夜便大破魏军,并包围了南安郡,开始攻城。
翻阅《三国演义》,每每看到这一部分,想起那个曾单枪匹马,在曹军之中七进七进,杀五十余员名将,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的大将,不复当初的英姿飒爽,反而主动服老,有多少人忍不住泪目呢?英雄迟暮,是最无奈的事情。不过,赵云在令人唏嘘的同时,又是幸运的,他在张苞、关兴的影响之下,刚刚生出服老的念头,便又掐灭了,再一次饱含着热情,开始征战沙场,并再一次力挽狂澜。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演义》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