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后,在医院的配合下,民警进一步查明了凶手身份信息,成功研判出“1994.3.9抢劫出租车杀人案件”的嫌疑人马某智(男,辽宁沈阳人,1970年生),此时距离案发仅过去了一天的时间。经调查,“赵宇”向警方交代:其正是广西南宁“1994.3.9抢劫出租车杀人案件”的嫌疑人马某智。

原标题:南宁一“的哥”被人杀害后抛尸公路边!驾驶的出租车不知所踪……

1994年3月9日,一名“的哥”被人杀害后抛尸公路边,凶手去向成谜。南宁公安几代刑侦人锲而不舍,对案件紧咬不放,26年后远赴辽宁大连,将杀人凶手缉拿归案,为“1994.3.9抢劫出租车杀人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的哥”遇害横尸荒郊

出租车成案件突破口

案发现场照片(胶片扫描件)▲

1994年3月10日中午,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接到出租车司机杨某的家属报案称,杨某自3月9日晚交班后便失踪了;当天下午,南宁邕宁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南宁市邕宁县五塘镇七塘村的南梧公路边发现一具男尸。经确认,该男尸正是失踪的出租车司机杨某。警方发现,杨某的尸体虽然已经找到,但是其当时驾驶的桑塔纳出租车不知所踪。

案件发生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时任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的张两江(已退休)是该起案件的主办民警之一。他回忆道,警方当天立即对杨某尸体发现地点和最后发车的南宁饭店附近展开了大量的走访排查,相关目击证人提供的线索称:“杨某最后搭乘的是一名操着东北口音的年轻男子。”根据这一线索,南宁警方立即向全区下发协查通报,一方面按照目击证人提供的特征寻找该名“东北口音的年轻男子”,另一方面,寻找案件的关键突破口——“消失的出租车”。

案发现场遗留的带血迹人民币(胶片扫描件)▲

3月10日晚,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接到桂林阳朔县公安局交警中队的通报称,在3月9日晚,县城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被送入医院后于第二日悄悄离开医院,而肇事车辆是一辆南宁牌照出租车。得知这一线索,张两江和同事们连夜驾车赶赴阳朔,当场核实了事故出租车正是被害人杨某所驾驶的那辆桑塔纳出租车。随后,在医院的配合下,民警进一步查明了凶手身份信息,成功研判出“1994.3.9抢劫出租车杀人案件”的嫌疑人马某智(男,辽宁沈阳人,1970年生),此时距离案发仅过去了一天的时间。

疑犯“人间蒸发”去向不明

警方“云剑行动”一锤定音

锁定嫌疑人后,南宁警方立即派出专案组乘飞机火速奔赴辽宁沈阳,决定提前在马某智老家“布网”实施抓捕;同时发布通缉令,对马某智展开全国通缉。然而,受当时科技水平、信息流通等因素的限制,马某智犹如“人间蒸发”一般,一直杳无音信。

南宁市公安局1994年发布的通缉令▲

期间,伴随着南宁的城市发展,2005年,南宁邕宁县划县为区,案件管辖区域变更为兴宁区,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的侦查员正式接过了该起案件,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成立专案组,继续并肩作战,誓破此案。

潜逃不息,追逃不止。2020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开展全国公安“云剑-2020”行动。经专案组梳理排查,运用大数据信息研判,一名叫“赵宇”的男子与负案在逃的马某智信息高度相似。南宁警方迅速启动跨区域警务协作机制,与辽宁大连警方展开案件联合侦办。

2020年4月24日10时许,“赵宇”在大连市八一路某饭店内被当地警方带回公安机关接受调查。经调查,“赵宇”向警方交代:其正是广西南宁“1994.3.9抢劫出租车杀人案件”的嫌疑人马某智。4月25日,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责任区刑侦三大队民警赶赴辽宁大连办理交接手续;4月26日,马某智被押解回南宁。5月7日,马某智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南宁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嫌疑人马某智被带回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

责任区刑侦三大队接受调查

“虽然案件时间跨度大,调查取证难,时任办案民警有的早已退休、有的调任他职,但市局、分局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此案,持续为专案组充实精干警力,注入“新鲜血液”,确保案件的后续调查取证工作始终保持延续性、严密性,为该案的成功侦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分局长张建武说道。

冒用身份潜逃至今

心魔缠身夜不能眠

据马某智供述,1994年,其只身一人来到广西南宁市游玩。案发当晚,其因要去一家游戏厅,搭乘了一辆出租车,在乘车过程中,其与司机发生冲突,便情绪激动地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折叠刀在司机身上连捅数刀。随后,其又驾驶该出租车,将不省人事的司机运送至当时的南梧二级公路并丢弃在路边的草丛中后驾车逃逸,从此开启了26年的逃亡生涯。

嫌疑人马某智指认现场照片

逃回老家沈阳后,他并不敢回家和父母相见,靠四处打零工为生。后来,为了掩人耳目,他便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先后去到广州、大连学习厨艺,并最终在大连当地一家酒店干起了厨师,生活惶惶不可终日。

“五味杂陈,内心简直是在煎熬。”面对提问,马某智感叹到。“有时候晚上睡前,突然蹦出来这些(作案画面),没法睡,赶紧就不睡了,起来干点别的。尽量不去想,强迫自己不去想,恨不得永远想不起来,但是不可能。”

嫌疑人马某智在讯问中

时间也许能改变一个人的样貌,却无法改变犯下的错误,在逃亡的九千多个日日夜夜,嫌疑人马某智的内心无时无刻不被一张无形的网束缚着。每到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的他总会想起1994年3月9日那个夜晚,内心始终惶惶不安。作案时仍是一名24岁的青年小伙,归案时已是50岁的知天命之年,即使过了26年,马某智的罪行始终不会被遗忘,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内容来源:南宁警方、兴宁公安分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