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唐服流云天下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提起大隋,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隋炀帝杨广吧,这是因为他的荒淫导致亡国,名声很大。隋朝的基业也就延续了两世到他就结束了,自从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隋朝的大业也就开始了传承,在隋文帝杨坚的积极治理下,隋朝的到繁荣发展,国库也充实起来,到了儿子杨广手里就灭国了,那么问题来了,杨广真的和史书上说的一样荒淫无道吗?或许历史欠他一个道歉,从他所做的很多事情来考察,导致亡国的原因是他勤兵黩武,建造很多的大工程导致国库空虚,当然也不能否认他的荒淫的一面,但是算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他的才干,从他对“台湾问题”的处理上也能看出端倪。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杨广这个人。
杨广也就是隋炀帝北周天和四年出生在华阴,是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小儿子,当时史书是记载说:“美姿仪,少聪慧”,由于当时他父亲杨坚对北周的功勋,他被封为雁门郡公。后来杨坚得了天下,建立了大隋,在他十三岁的时候被封为晋王,按照当时的传统规矩,太子落不到他的头上,太子很自然的是他大哥杨勇。但是这个时候的杨广也是韬光养晦,在开皇八年的冬天,二十岁的杨广带着大军去平定南朝的陈国,结果打败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灭了陈国,之后江南各地相继发生叛乱,隋文帝派杨素去讨伐。杨素、麦铁杖、来护儿、史万岁消灭各路造反势力,彻底平定了江南。之后,杨广奉命到江都任扬州总管。
相比杨广,太子杨勇就比较好学,性格也比较宽仁和厚,虽然杨坚立了杨勇为太子,但是只要不登上地位都是有很大变数的,杨勇和杨广比起来,在表面功夫这一道上就差的太远,当时杨坚为了大隋的基业着想,在选定继承人上面还是非常谨慎的,专门请人来看过面向,结果相师说晋王贵不可言,之后杨坚亲自到杨广府上走访,看到各种乐器上面都是灰尘,琴弦上也多是断裂。但是杨勇就比较率性不善于伪装,他还给自己的蜀铠装饰花纹。于是乎杨坚认为杨广节俭,杨勇可能会比较奢华,并开始冷淡杨勇,加上杨勇独孤皇后最讨厌儿子或者臣子有小妾了,杨勇又不知道好歹,多宠幸身边的美人,太子妃却被冷落,之后还暴毙而亡,这下子加上皇后的枕边风,杨坚终于下定决心要废掉太子,立杨广为太子,杨广也就这样顺利的入主东宫。
之后在经过一系列的阴谋动作之后,杨坚病死,杨广终于登上了地位,当然这里杨坚的死也说法不一,也有说是被杨广杀死,即位之后,杨广大全在我,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开始营建东都,历时十个月,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又下令修运河,造龙舟等各种船数万艘,他游江都时所乘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上有四层楼,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一百二十间,下层为内侍居处。之后又第三次发兵进攻高句丽,还攻打琉球,也就是台湾,他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对后世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也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在新时期时代的时候,中国的东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就已经传播至台湾。最早对台湾有记载的是出自春秋时期孔子所著的《尚书》中,当时称作“岛夷”, 到了汉代,大陆汉族人称台湾为“东鯷”,三国的时候叫“夷州”,之后随着南北朝时期政权动荡就无人估计到台湾了,之后就只是民间的一些正常贸易往来,之后到了隋朝杨广的时候才在一次的开始对台湾用兵监管。隋炀帝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时他也是一位有志于“海上远略”的君王。《隋书·流求传》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海师何蛮等言,每春秋二时,天清风静,东望依稀,似有烟雾之气,亦不知几千里。”
大隋安定之后,在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根据海师何蛮奏报,“命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何蛮言之,遂与蛮俱往,因到流求国。”这次去台湾只是逛了一圈,由于说话大家都听不懂,所以最后只能抓了一个人就返回来了,但是杨广对这个结果及其不满,后来在大业四年,隋炀帝“复遣朱宽招抚流求,流求王不从,朱宽取其布甲而归。”这次去是为了招降,但是琉球王不买账,于是只能是去了他的战甲回来复命,这次彻底惹闹了杨广,作为九五之尊,而且还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杨广直接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在大业六年,终于排大军直接攻打琉球,在《隋书·流求国》中有所记载:“初,棱将南方诸国人从军,有昆仑人颇解其语,遣人慰渝之,流求不从,拒逆官军。棱击走之,送至其都,频战皆败,焚其宫室,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大意就是当初,陈棱带着隋炀帝“先礼后兵”的方针策略来到了琉球,招抚行动受到了当时流求统治集团的强烈反对,流求王欢斯渴剌兜甚至派兵对抗,拒绝接受“招抚”。和平解决流求问题的计划破灭后,陈棱只得率军用武力迫使其臣服,结果大败欢斯渴剌兜兵。陈棱乘势攻破流求王的都城,杀死了流求王欢斯渴剌兜,并俘虏了一万七千人而还。
隋炀帝当时也只是凭借自己的个人意气对琉球用兵,当时他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只是想让台湾臣服,只想显示一下自己的霸气,但是没有考虑过台湾打下来之后该怎么治理,怎么管理,是否要派兵驻守这些问题,等到内陆的军队撤走之后,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又在一次被大海所阻。但是不管怎么说,隋炀帝对台湾的行动为后面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同时也让后来的统治者更加的了解台湾的风土民情,为后来各朝代攻打台湾以及台湾的归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