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希望可以一举消灭东晋大军,从此统一南北,此时的东晋只有区区的8万军队,还不足苻坚带领的十分之一,在我们看来苻坚的胜利志在必得,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东晋的军队大败苻坚大军,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著名的战役时至今日都是兵家交谈的主角,这对南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诗人也是希望可以举这场成功的战役促使南宋皇帝下定决心抗击金兵。著名的抗金诗人李纲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诗人希望运用多种手法抗击宋兵北伐,收复中原,驱离金兵,还都汴京的伟大理想,这也是这一时期所有爱国诗人共同的愿望,于是乎产生了许多诸如《喜迁莺·晋师胜淝上》这样的爱国主义诗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一篇伟大的咏史诗。

宋朝经历了南北两个朝代,北宋末年曾被金兵灭亡,宋高宗赵构在父亲和哥哥被抓之际,偷偷南渡,最后在临安建立了新的宋朝政权,被称之为南宋。但是由于赵构安于现状,他十分满足于比较安全的江左,畏惧强大的金兵,所以迟迟不肯收复中原,每天只知道贪图享乐,有志之士无法保家卫国,因此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爱国主义诗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创作的诗篇感悟这个懦弱的皇帝,但从历史上看这些都是徒劳的。赵构不可能出兵与金兵作战迎回二圣,那样他的皇位也就不复存在。

著名的抗金诗人李纲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诗人希望运用多种手法抗击宋兵北伐,收复中原,驱离金兵,还都汴京的伟大理想,这也是这一时期所有爱国诗人共同的愿望,于是乎产生了许多诸如《喜迁莺·晋师胜淝上》这样的爱国主义诗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一篇伟大的咏史诗。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宋代: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

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这篇古诗虽然出自宋代诗人之手,但是却在诗中运用了一场著名的历史战役,作者也是希望能用“淝水之战”的战争手法促使皇帝抗击金兵,可见宋朝诗人为了国家能够和平统一真是鞠躬尽瘁。

100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气势宏伟、影响深远,北方先秦在苻坚的带领下,100万大军挥师南下,气焰嚣张,势不可挡。他们希望可以一举消灭东晋大军,从此统一南北,此时的东晋只有区区的8万军队,还不足苻坚带领的十分之一,在我们看来苻坚的胜利志在必得,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东晋的军队大败苻坚大军,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著名的战役时至今日都是兵家交谈的主角,这对南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诗人也是希望可以举这场成功的战役促使南宋皇帝下定决心抗击金兵。

这不是一首简单的古诗,在我看来更是一场纸上的战争,诗人先是在读者的面前展示了一幅长江的形势图,此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波涛汹涌的长江之水,也正是这汹涌澎湃的长江水阻挡了金军南下的步伐,此时留给南宋的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样的长江水是北方金兵无法逾越的鸿沟,皇帝如果想在这个时候恢复中原,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样的一个自然条件,一方面加上设防,使金兵无法渡过长江威胁到南宋的政权,一方面还能利用这滚滚长江水对金兵进行有利的打击。但是这终归只是诗人心中的想法,一个不懂兵法的诗人都知道如何尽力保家卫国,然后居高临下的皇帝只知道贪图享乐,这也使得诗人对这样的一个皇帝失望至极。

李纲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抗金诗人,也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他的带领下北宋王朝在汴京一次又一次地击退金兵,但是不久之后就遭到了投降派的排斥,他被贬谪后不就,就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面对可以取得胜利的战争,却遭到了阻挠,心中的怨恨之情难以表达,只能用这首诗抒发自己最后的情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