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投身公益也是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帮助别人,同样会让自己获得快乐”,这是王长坤多年从事公益事业的最大感悟。

》》他是两个孩子的“围巾爸爸”,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守护孩子快乐成长

2019年,一直热衷公益的王长坤,在其关注的市救助站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招募“围巾妈妈(爸爸)”的公告,没多想就立刻报名参加,六一儿童节当天,在参与线下启动仪式的现场,他第一次见到了年仅11岁的闫晨飞,因家庭原因,小飞从小缺少父母照顾,一直由爷爷抚养,“初次见到孩子最初的印象就是不爱说话,有点胆怯,但眼神中却能深刻感受到充满了渴望,一种想要与别人交流的渴望,一种想得到他人关注的渴望”,他告诉记者,就是这种眼神让他深受触动,于是在现场一系列的破冰活动中,他都主动与小飞接触,一起游戏,一起完成各种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小飞也会努力去配合他,活动结束后,他即刻决定做小飞的“围巾爸爸”,让自己能在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尽一点绵薄之力,去弥补孩子缺失的那份父爱,让孩子也能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关怀。

王长坤告诉记者,在活动结束不久,他就去了小飞家里探望,因为考虑到孩子们之间会更有共同语言,他带着与小飞年龄相仿的,自己10岁的孩子一同前往,到了小飞家才发现,他还有个只比他大一岁的姐姐,叫闫晨云,孩子虽然年龄不算大,却非常懂事,当下他立即决定,这两个孩子都算是自己的孩子,以后就做两个孩子的“围巾爸爸”,当天,三个孩子很快就熟络起来,打打闹闹笑声不断。身为围巾爸爸的他也尽力去当好父亲这个角色,基本每隔两周就会去看望他的两个孩子,带去课外阅读书籍,辅导孩子功课,带孩子们出来走走逛逛,吃点好的。两个孩子也很争气,在他当父亲的这段时间里,能明显感觉到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了,性格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作了别人的围巾爸爸快满一年的时间,此时的王长坤最大的体会是,“我们能给孩子们提供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爱,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和其他家庭的孩子是一样的,在健康快乐成长的道路上,一个孩子也不能掉队”。

阳光公益志愿者开展母亲河“净滩”活动

》》他是阳光公益爱心组织的发起人,投身公益天地宽,用善良与爱心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2016年,王长坤与几位同样热衷公益、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阳光公益组织,2019年6月正式注册,至今已经发展到1200余人,取名“阳光”也是寓意给人以温暖。加入这个组织的志愿者都来自滨州的各行各业,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组织内会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大致分为三类:1、“我在您身边,有爱不孤单”的慰老服务活动,会定期组织志愿者看望敬老院和农村的孤寡老人,为老人们包顿水饺,陪老人们说话聊天,弥补他们缺少的陪伴与关爱,给老人进行推拿按摩等理疗服务或提供心理疏导等;2、“我是你的大朋友,成长路上一起走”关爱未成年的活动,联系特教中心,关注特殊儿童和未成年人,组织志愿者捐款捐物,奉献爱心;3、“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环保公益活动,组织志愿者们清理黄河沿岸的垃圾,保护生态环境,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公益无大小,也没有早晚,参与到阳光公益志愿活动的每一位志愿者,年龄最小的由爸爸妈妈带领着只有2岁,最长的已经是步入古稀之年,无论来自社会各界,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他们所做的每一次公益行动的付出,也都将成为自身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受益终生。

》》疫情下,他临危受命,成立了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今年2月,受疫情影响,王长坤接受任务安排,要求迅速成立一支由医疗专家等卫生健康行业人群组成的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领命后,依托自己从事公益组织服务多年的经验,队伍迅速成立,并在短时间发展到500余人,在数次迎接援鄂医生凯旋的志愿服务中,这支队伍的志愿者们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想把公益一直长期做下去,做成事业,做成品牌”,公益之路,任重道远,对于王长坤而言,他的公益之路还很长,目前才刚刚起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