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俄方认为尽管土耳其方面还没有确认要购买苏-35,但是不排除中方会再购入一批苏-35战机,这一观点来自他们的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舒加耶夫。其实早在2016年的时候,我国便向俄方引进了24架苏-35战机,总价值达到了25亿美元,目前这批战机服役于我国的南部战区。同时当俄方的这位局长在接受杂志采访的时候,曾经表示中俄双方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合作项目很广。尽管全球各国的空军部队中最为先进的是五代战机,但是一些非五代的战机仍然还在服役,发挥着自己的战斗力,苏-35便是其中的一款。

这款战机是基于苏-27进行改良得到的,属于四代半战机,凭借着自身出色的雷达侦测系统以及精准对地对空的打击能力,即便是和西方同期的战机相比,苏-35战机也是不落下风。而由于俄方的苏-57五代战机的性能上尚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苏-35仍然会是他们空军部队的主力军。同时俄方也为这款战机配备了最新的武器系统设备,根据近日消息报报道,俄方的这一战机将装备上R-37M这款导弹,届时将大大提升其战斗力。根据数据显示,这款导弹有着极快的飞行速度,最快可达到6马赫/时,同时射程也是非常远的,因此在面对敌方的预警机的时候,它能够进行有效精准的打击,从而避免己方空军部队的行踪暴露。

不过战机的交付并不像快递那样简单,它通常是由来自生产战机国家的飞行员驾驶着从飞往购入战机的国家,在我国引入这款苏-35的时候,同样也是采用这样的形式。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北国防务就曾经向俄方国防出口公司的相关人员交流过交付方式,既然是贸易那就要秉持着“商业逻辑”,为了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战机故障无法确定是哪个国家的责任,因此他们认为最好的交付方式就是由俄方的飞行员将苏-35运送至中方的基地,由中方检查完毕后再签字正式交付。通常来说,这些驾驶战机的往往不是作战飞行员,毕竟是商业行为,不涉及军方,因此俄方厂家在交付战机的时候,派过来都是他们试飞团队的飞行员。

近年来,我国的军事力量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中,无论是航电火控系统还是电子压制系统,苏-35战机都要逊色于我国的歼-16,那就更不用拿它来和我国的歼-20相比了。不过对我国而言,苏-35的存在有着这些好处:一方面由于我国的五代战机目前无法突破发动机的问题,因此无法发挥出它的全部作战能力,这也是即便歼-20已经能够量产了,但是仍然没有在我国空军部队形成规模的主要原因,而俄方正好拥有着出色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另一方面,苏-35战机性能和威力都不差,可以避免在任务过程中他国对中方五代战机运作情报的过多侦测,以便在关键时期歼-20能够具有威慑性的作用。

这两点也是外界猜测中方会再次购入苏-35战机的主要原因,而目前这一消息还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不过对此有军事专家认为,虽然苏-35的性能比不上我国目前的正在服役的部分战机,但在航程以及载弹量上面,比起歼-20来说都要更为出色,而且它也能够帮助我国战机的研制突破瓶颈,毕竟在歼-11的基础上开发一款新型战机耗费的成本太大,还不如直接购买来得高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