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10月28日拂晓,廖耀湘兵团所部的五个军、十二个师,及直属部队11万人全部被歼,其中就包括被称为国军“五大主力”的新一军和新六军。至此,辽沈战役的第二阶段结束,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第九兵团,取得了辽沈战役决定性的胜利。从包围到歼灭灭廖耀湘重兵集团,东北野战军只用了两昼夜,其战果之大,进展之快,为解放军历史上前所未有,堪称是解放军军史上的“神来之笔”。


廖兵团为国军之中的王牌机动兵团,放眼全国,国民党内部军队能够与廖兵团看齐的重兵集团,也就只有黄维兵团和邱清泉兵团了。例如当时国军最先进的155榴弹炮,其它各大兵团都没有,仅配备给了廖兵团,而东北野战军之所以把第九兵团视为最大的对手敌人,也完全是建立在对其强大的实力。所以说,这样一支实力超强的重兵集团,即使是不能与东北野战军正面死磕,但自保应该不是问题,况且当时与廖兵团作战的,只是不到50万的东野部队。


当时林彪提出了先攻锦州、再打锦西的作战计划,得到了中央军委的批准。但当锦州和长春被攻克之后,东北国民党军队的“西进兵团”,即廖耀湘兵团的行动也就成了未知数,重占锦州、返回沈阳、退守营口皆有可能,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战况,稍纵即逝的战机,林彪也在不断根据敌情作出判断,修订作战计划。10月20日,廖耀湘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第九兵团向黑山、大虎山攻击前进,与“东进兵团”汇合,最终重占锦州。


在连接沈阳、锦州的唯一通道之上,黑山、大虎山就像是这条通道上的两扇大门,开则畅通无阻,闭则路断道绝。故此,无论是廖耀湘兵团要重占锦州,或者退向沈阳,还是转向营口,黑山、大虎山都是必经之路,只有控制了黑山、大虎山,才能确保廖耀湘兵团的进退自如。林彪深知控制黑山、大虎山,是取得辽西会战胜利的先决条件,因此他早就命令第10纵队和第1纵队之第3师、内蒙古骑兵第1师,在黑山大虎山抢修工事,务必坚守黑山大虎山三天。


10月21日,第九兵团就接近了黑山大虎山的阵地,但廖耀湘却又徘徊不前了,整整浪费了两天宝贵的时间。此时东北野战军第10纵刚刚到达黑山,工事未筑,立足未稳,如果此时廖耀湘当机立断地发动攻击,是完全可已拿下黑山大虎山,但这一最佳的时机就这样失去了。10月23日,在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廖耀湘并未投入精锐的新1军或新6军,而使用二流部队71军攻击黑山大虎山,致使立足未稳的10纵又赢得了一天的宝贵时间。


10月24日,廖耀湘集中了七个师的兵力,在二百余门火炮和二百余架次飞机的火力支援下发动了全线攻击。在最关键的101高地,廖兵团发射的炮弹将101高地削去了两米,成为了99高地,10纵的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双方光白刃战就进行了五次之多。关于这场惨烈的战斗,就连参加过平型关大捷,与日军拼过刺刀的10纵司令员梁兴初承认,此役超过了他所参加过的任何一场战斗。


10月25日,廖耀湘正式下达了向营口撤退的命令,他集中了第九兵团所有的重炮猛轰黑山大虎山,以掩护第九兵团的主力撤退,然而为时已晚。自10月26日凌晨起,东北野战军第1、2、3、5、6、7、8、9、10纵队及炮兵纵队,对廖耀湘兵团展开了大分割、大围歼。1纵、2纵、3纵、6纵之17师、10纵,由黑山大虎山正面从西向东突击;7、8、9纵队由黑山大虎山南面从南向北进攻;5纵、6纵(欠17师)由绕阳河从东向西攻击。

各纵队迅速传达了林彪的命令:不怕搭乱建制,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打,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追。有着“旋风纵队”之称的3纵,其7师21团3营8连2排冲进了胡家窝棚,他们看见下面的7间大瓦房里天线林立,而这里也正是廖耀湘第九兵团的指挥部,于是该连2排战士居高临下猛扔手榴弹,炸毁了廖兵团指挥部所有的的通讯器材,使第九兵团顿时陷入了瘫痪的状态。然而在与廖兵团的警卫部队交战之中,虽然摧毁了廖耀湘的指挥部,但8连2排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


对于这场不可思议的胜利,西方军事专家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称:这是“上帝之手”为东北野战军送来的“神来之笔”。当然,在战机稍纵即逝的辽西会战之中,林总抓住了战机,东北野战军抓住了战机,全部壮烈牺牲的8连2排指战员抓住了战机,这“神来之笔”并非出自于什么“上帝之手”,而是出自于革命先烈,出自于中国军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