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線下藝術品徵集和拍賣活動逐步復工復產,線上交易的熱度開始褪去。調查發現,藝術品線上交易平臺亂象頻出,尤其是很多匆匆上馬的平臺存在贗品多、低端化和體驗差等一系列問題。那麼,熱潮過後網拍平臺又將如何發展?

熱潮後的亂象

線上交易在疫情期間的熱度,可以從一些數據中明顯看出。一方面,傳統拍賣企業紛紛轉型線上,另一方面線上拍賣平臺也是不斷髮力,從拍賣場次來看,平均每個平臺每天都有數場至百餘場之多。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京東珍品拍賣在5月20日的拍賣場次達到140場,5月21日、5月22日都在110場以上,而且排期一直安排到了6月21日,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中。阿里拍賣的拍賣場次平均每天也在100場左右,從書畫油畫、珠寶玉器,到文玩收藏、紫砂陶瓷都有涉及。微拍堂曾披露2018年入駐商戶超過30萬家,每天的拍賣場次自然更爲可觀。

在這樣的熱潮之下,線上交易平臺之間的競爭加劇,同時品控和監管的壓力也會陡然增加。北京商報記者登陸微拍堂發現,此前報道過的贗品現象、PS合影問題依然存在。對於京東珍品拍賣,此前也曾對平臺拍品“真僞”問題做過報道,目前來看改善明顯,藝術品這塊基本都是當代水墨和油畫,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真僞的問題。

對此,藝術品研究專家、高級國際商務師王竹表示,“線上平臺應該承擔起監管責任,建立鑑定和審覈的專家隊伍。與此同時,應該對線上平臺中出現的贗品問題客觀評判,這一問題不只存在於線上平臺,線下拍賣同樣存在很多類似問題。可以說,藝術品贗品問題是困擾收藏行業多年、一直難以解決的發展障礙。”

只有互聯網的殼

將拍品從線下挪移到線上,這是不少拍賣公司的轉型初階的玩法,但不能理解的是,一些所謂的互聯網平臺採取的也是這種傳統的模式。資深藝術品電商從業人士王先生表示,“這一現象是很普遍的,很多藝術品在線交易平臺的邏輯和理念並未同步更新,依舊是線下邏輯。他們關注的依舊是貨源和徵集問題,很少會聽到運營人員在討論用戶畫像、商品分層、獲客、留存、在線時長、DAU等基本的互聯網運營相關的問題,其實一直以來還是在用線下的思維做線上而已。”

從另一角度,用戶體驗同樣是難以脫離互聯網傳統拍賣的方式,在一些第三拍賣方平臺中,註冊用戶需要上傳身份證、出價需要繳納數千元不等的保證金,而且需要等拍賣結束後的五個工作日才能退回。

收藏家張大偉對此頗有怨言,“一些第三方平臺雖然自稱爲互聯網公司,但其實依舊是傳統拍賣公司的模式,根本不是互聯網的玩法。究其本質,保證金和身份證都是信用擔保的意義,可以由用戶任選其一,尤其是很多新買家對於上傳個人信息有很大的顧慮。保證金也應該設置階梯,單價較低的拍場可以考慮取消保證金,否則會極大限制新買家的入場積極性,對於違約現象,可以黑名單制度來約束。”

相比之下,京東拍賣、藝典拍賣等平臺的一些模式,能夠看出是以互聯網思維的方式來做運營的,比如買家只有出價時,才需要繳納保證金,而京東有些專場更是象徵性的1元保證金。對於這一模式,藝典中國CEO耿躍表示,“我們設置了專場保證金,這個保證金有一個10倍的係數,買家可以參與專場內的全部拍品出價,而且在拍賣結束後就會退回,最大程度讓買家參與競拍沒有顧慮和壓力。”

變局已現

疫情結束之後,線上交易將出現怎樣的變化?是否會出現交易量的萎縮呢?在王竹看來,未來線上交易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因爲從交易的便捷程度、傳播的速度和廣度,以及年輕一代的接受度會越來越高。”

對於線上交易平臺而言,市場格局已經悄然發生變化。正如蘇富比亞洲區當代藝術部主管寺瀨由紀在採訪中所提到的,“年輕藏家在網上拍賣中尤爲活躍,他們慣於數字工具交流溝通,收藏品味較多元化,往往超越了那些熟悉的藝術家名字。他們比較樂意發掘符合他們個人品味和風格的新興藝術家。”

隨着年輕藏家羣體的崛起,交易模式也在不斷變革。比如當下比較火爆的直播帶貨。青年藝術家劉強就曾在多個平臺進行過直播,但由於直播經驗不足,作品成交慘淡,慢慢就對這一模式沒了興趣。王先生對藝術品直播的前景也並不樂觀,他認爲,坐等收割直播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直播與藝術品的嫁接,短期內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買家的購買慾望,從而實現銷售業績的提升。但這麼多的平臺一窩蜂的上線直播,勢必會造成買家的審美疲勞,同時,直播專家在專業水平、表達技巧、直播方式等方面稂莠不齊,也會讓買家興趣漸失。

“對於平臺來說,需要對市場形勢的變化有清醒的認識,直播只是手段,核心還是深入瞭解買家羣體對真僞、價值等不同層次的需求。買家同樣需要有明確的收藏方向,從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出發,不斷建立系統化、脈絡化的收藏架構。”王竹說道。

相關推薦
  • 中國嘉德與佳士得擬聯手開拓上海市場
  • 中國嘉德首次攜手佳士得 將呈獻“2020+”主題合作
  • 嘉德四季率先重啓線下拍賣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