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韩庚转型演员还算是比较努力的,但是努力归努力,还是得有拿得出手的好作品。看到韩庚的电影新作品《我们永不言弃》,据说他为了演好剧中拳王的这个角色非常敬业,练出了一身肌肉,手上打拳都打出了茧。而这部剧的导演也是拍出《大追捕》和《罪与罚》的周显扬。所以怎么看,这部剧都应该不会太差,说不定还能成为韩庚的一部代表作!

然而演员再努力,导演再大牌,都无法改变这部电影就是一部缺乏逻辑,情节老套,硬要煽情的平庸至极的作品。

电影的基本框架无非就是讲述一个人从事业巅峰期,经历了一些事情然后坠入谷底,之后又重新出发,证明自己的故事。

这个故事框架是不是很熟悉,本身就不是一个很新鲜的题材,已经被拍得烂大街了吧。但就算老坛装新酒,只要能拍出新意也还是可以有开头的。就算我电影看得不算多,也能说几部出来吧。周星驰的《食神》,《武状元苏乞儿》不也是这个套路吗,但是却成为了不可复制的无厘头喜剧。

电影《我们永不言弃》这部电影也就是给一个熟悉的故事架构重新套上了体育竞技的外壳,再灌入一些爱情亲情的桥段,但这也不够有新意。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沈腾的《飞驰人生》,不还是这个套路吗,不过周润发饰演的阿郎是骑摩托车的,而沈腾饰演的张弛是开赛车的。

而这部剧是讲拳手的故事,仍然不够有新意,因为我们还有张家辉的《激战》,还有国外的《百万美元宝贝》,当你看完之后,你又会惊人地发现这不就是中国版的《铁拳》吗?《铁拳》还算不上是多么出色的电影,但也还是比这部电影要强许多。

电影的框架已经很老套了,故事主线也不够有新意,但我还是寄希望如讲故事的方式如果足够精彩,那也不失望为一部好电影吧?

然而,我又错了!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给我拍这种小学生叙事水平的电影,整个看完就如流水账一样,缺乏叙事节奏,毫无重点,硬是把一些能想到的烂俗的梗凑在一起,如完成任务一样草草收场,最后再来个合家欢的大结局。

作为一部剧情类的动作片,如果你想表现一个拳王职业生涯的起伏,那么就不需要长达一小时温吞的戏码,而应该多一些拳王征战赛场的戏份。就连周星驰的电影《破坏之王》虽然是部喜剧片,但是主人公阿银刻苦训练,到最后打败大师兄的动作戏份都比这个看起来应该更热血的动作片的要多。

电影中出现了哪些老套的剧情呢,富家女为了爱情与家庭断绝关系也要和韩庚在一起,韩庚赢了比赛就被对手报复,打架斗殴坐了牢,刚出狱就得知妻子出了车祸已经死了,留下了一个女儿。后来女儿又得了白血病,于是韩庚重回赛场挑战拳王,借此激励女儿不要放弃。

单独看这每一段剧情,好像问题不大,可是把什么和富家女相爱,坐牢,车祸,白血病,全部集中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却给人一种刻意煽情的感觉。

剧中其他的出场人物也像刻意安排的,脸谱化的群像戏跟真实的生活有一种疏离感。

韩庚的妻子车祸死亡,留下一个女儿,她被送到了福利院。可是如果小孩双亲不在,不是应该先考虑让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监护人吗,再不行还有其他的亲人,可是都没有,那就只能当他们都不存在吧。

可是韩庚出狱了,从福利院接回了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去送外卖。可是刚刚送外卖就被一个门卫刁难,门卫还能马上让出他是五年前的拳王,非要拍他的照片,把外卖的车也推倒了,两人起来冲突。这戏剧化的一幕就是为了体现韩庚谋生很艰难。虽然外卖小哥遇到一些无理的人也不少见,可是像这个门卫表现的这么嚣张,无理取闹的模样太刻意脸谱化了。然后韩庚又很快因为无法兼顾照顾女儿和送外卖,所以迟到丢了外卖的工作,有只能到朋友的拳馆做事。既然这样一开始就去拳馆教人打拳不是更实际吗。总之就是各种刻意要为难韩庚,体现他这个爹当得有多不容易。

再说韩庚和女儿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外婆(邬君梅饰),一个上市企业公司的总裁,富豪级的人物出现了。只见这个看上去很有气质,衣着光鲜亮丽,气质十足的女富豪,见到了韩庚,不由分说,左右开工给了两个耳刮子,再用一个花瓶直接打破了韩庚的头,指责他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女儿,然后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一个外孙女。

你说你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看着挺优雅的女总裁,就算打人也不用亲自动手吧。你要真这么关心自己的女儿,就算女儿当年离家出走,也能有办法知道女儿的情况吧。结果女儿怀孕你不知道,女儿的老公坐牢了,自己独自带着孩子艰难生活你不知道,女儿车祸出世,外孙女被送进孤儿院,你还不知道,现在突然找上门兴师问罪,大动干戈,质问韩庚为什么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女儿。然后当韩庚的女儿冲上前要护住爸爸时,你才知道自己还有个外孙女?虽然最后用一两句话交待了,说是自己重病了几年,花了很长时间才治好?正常情况下,自己真要病的不轻了不更应该抓紧时间找到自己的至亲吗?总之这个逻辑太奇怪了!

更狗血的是,在一部动作片中,还花了大量时间讲述外婆和爸爸争夺抚养权的戏码。一个打架坐过牢,也没有稳定收入,带女儿也没带过多长时间的爸爸最后赢了财产实力雄厚,能提供孩子最好的生活,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能花大价钱请大律师的外婆。现实生活中,我是不太相信的。当然能赢官司就需要女儿一段感人至深的发言,体现爸爸有多么爱自己,感动了法官。可是女儿的这段发言却像提前背好的作文,看似句句感人,却不像一个6岁孩子说的话。

赢回了抚养权,结果女儿又得了白血病,韩庚并没有能力负担昂贵的治疗费,最后又还是只能去找孩子的外婆求助。当然财大气粗的外婆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治疗条件。而这个时候韩庚又决定去打拳了,原因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之后,能勇敢地与病魔斗争。看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可是孩子已经都能得到好的治疗了,为了让孩子安心,作为爸爸不是更应该陪在孩子身边照顾她,鼓励她吗?这个时候,你又开始去魔鬼训练了?而且最后的比赛中,孩子非要去现场为韩庚加油。于是韩庚的几个好友冒充医生想要偷偷带孩子去看比赛,被外婆发现了,这个时候外婆竟然也同意了。外婆你不是最痛恨打拳击的男人吗?连拳馆都觉得乌烟瘴气的你,转变的也太快了吧?而且让一个6岁的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去现场看爸爸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样子合适吗?就算真要看,在医院里看直播不是更好吗?总之,导演觉得怎么能更煽情,就怎么来!

电影的结局从开头就已经能想到了,没想到影片中的彩蛋部分更是老套的不像话!长大后的女儿成了名作家,在采访中发表对爸爸的感言。这段也挺多余的,就好像怕我们不知道电影的励志主题,非要再来点一遍题一样。就连这个地方还要卖个惨,女儿表示“爸爸已经不在了”。可是明明女儿还很年轻,爸爸年纪应该不大呀,咋人都没了呢?

电影还生怕大家看不懂主题,还要加上一段热血澎湃的字幕,我的天哪!导演是怀疑观众的智商吗?还要这么赤裸裸地点个题吗?完全破坏了那种观影的意境,大家看完也没有必要再去回味一遍,或者再去深入思考一下对自己的一点点启发或感悟。

这部电影不仅仅讲一个男人重新证明自己的故事,也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父女情,母女情,还有朋友之间的情谊,男人的事业心。可是想表现的太多,却都显得力度不够,不足以让人动容!

同样是讲爱情,《阿郎的故事》中,潇洒不羁的赛车手阿郎同样赢得了富家女的芳心,却又因为自己的风流失去了自己的爱情,等到最后想要重新开始,重回赛场证明自己却不幸殒命,他才真正领悟到“人真的不能犯错!”,这样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才真正是触及人心!

同样是讲亲情,《阿郎的故事》中,儿子是阿郎抚养长大,父子的羁绊更深,影片中父子两人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充满了温馨,两人之间的日常互动也很真实有趣。而当已经事业有成亲生母亲回来想要带走儿子时,阿郎虽然不舍但也觉得儿子跟着事业有成的生母对他的将来更好,曾一度把儿子推到生母那儿,这也比强行去争夺抚养权更现实。可是儿子却非要留在阿郎的身边,阿郎才有了动力重回赛场,重新证明自己,这既是对儿子选择自己的证明,证明自己从此不再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也是像曾经爱过的人的证明,证明自己会努力给儿子更好的生活。这样的安排,不仅父子之间难以割舍的感情更动容,阿郎重回赛场的理由也更加充分。

最后说回韩庚的演技,虽然他为这部电影练出了六块腹肌,但是演技上依然没有太多长进,还停留在装酷耍帅的阶段。

听朋友告知自己的爱人车祸去世,韩庚还是这样的表情!

被对手打破眼角,看不出他的杀气,却露出这么邪魅的笑容!

要不就是面瘫似的表演,不看台词,你也不知道那是难过的情绪,尴尬的情绪,伤心的情绪,反正都差不多!

出狱后第一次见女儿,他是这样的!

失去女儿的抚养权,他是这样的!

像这样的地方不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始终给人一种要憋出内伤的感觉,想要爆发演技就是爆不出来的样子!

总之,这部电影武戏不够精彩,文戏太温吞,故事没有新意,加上韩庚差强人意的演技,只能说韩庚转型之路还需要再接再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