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竹马舞表演有起马、尖马、跳马、踩马、鞭马、滚马、娇马、收马等8个基本动作,每个动作都要走4门,即朝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作表演。竹马舞表演的基本步伐有骑马步、花梆步、退马等,另加上走四门、双交叉、走重八字(串)、滚马转、梅花串等灵活多变的舞台调度和队形变化,使竹马舞形象更生动活跃,表演更具艺术观赏性。

如果您喜欢我的内容可以关注我,知晓吉安大小事!

新干竹马舞

竹马舞,主要在新干县金川镇、麦斜镇、溧江乡一带流传。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新干老药师黄在中(1876-1965)在山东、河南等地经营生意时,发现“跑驴”(赶驴)杂耍,觉得非常有趣,遂带回家乡表演,起初叫“神马”,玩者扮作各路“神仙”,骑马游春,走村串巷入户,向人们送福音、赐吉祥,谓之“神马送春”。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改编,新干竹马舞发展丰富起来,成为“一大(“五马送喜”)四小(“五马送子”“五马拜寿”“五马迎亲”“五马上梁”)”完整系列并广为传教。

竹马舞表演有起马、尖马、跳马、踩马、鞭马、滚马、娇马、收马等8个基本动作,每个动作都要走4门,即朝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作表演。白马(小生)为领头马,其他依次跟随。竹马舞表演的基本步伐有骑马步、花梆步、退马等,另加上走四门、双交叉、走重八字(串)、滚马转、梅花串等灵活多变的舞台调度和队形变化,使竹马舞形象更生动活跃,表演更具艺术观赏性。

竹马舞表演用打击乐(板鼓、梆子、堂鼓及锣、钹)伴奏,伴奏音乐有自己的特色,开头使用“嘟嘟嘟”的鼓点子为引,似马蹄得得。紧接着是叮铃叮铃的马铃声,似有马队来了之感,开门见山点出竹马舞这一主题。表演当中,锣鼓点子随情绪节奏的变化起伏较大。如做“起马”“娇马”动作,则用中速的《长行锣》,如做“尖马”“鞭马”等动作,则用快速的《京锣》。表演“滚马”场面时,则用《急急风》《乱槌》等鼓点子,形成全舞的高潮。

2008年,新干竹马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竹马舞,新干县栗江镇中心小学还将竹马舞作为特色办学项目。

如果您喜欢我的内容可以关注我,知晓吉安大小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