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曉正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安史之亂髮生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一共持續了八年之久,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其實這場戰爭本沒必要持續那麼久,唐王朝當時有一大批久經沙場的名將可以禦敵,其中高仙芝、封常清這兩位帝國雙壁是最佳人選。無奈唐玄宗聽信讒言,一錯再錯,最後落得個逃亡蜀地的下場。還是朔方節度副使的郭子儀,歷經磨難接過兩位前輩的重擔收復兩京,唐王朝再度振興。
一、安西名將封常清
封常清,鮮卑族名將。他以范陽節度使的身份趕赴洛陽前線,是安史之亂髮生後唐王朝在軍事上做出的第一個反應。封常清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外戰英雄,長期在安西四鎮服役。他幕僚出身,文武雙全。在天寶十二年,封常清率軍進攻長期依附吐蕃的大勃律國(今克什米爾),唐軍大勝,安定了國家西南邊疆。安史之亂髮生時,封常清正在長安,因此唐玄宗派他前往洛陽禦敵。
封常清久在邊疆,不瞭解唐王朝在軍事上已經是外強中乾。唐玄宗給了他職位、給了任務,唯獨沒有給他平叛所必需的精銳部隊。封常清一路募兵一路前進,結果招募來的都是不堪一戰之兵。在洛陽附近與叛軍交戰。安祿山的部隊本來就是唐王朝精銳,蓄謀已久銳氣正盛。威震西域十年的一代名將封常清竟然一敗再敗,從與叛軍接戰到退守潼關前後僅8天,可見狼狽至極。
封常清之敗,並不是他指揮能力的問題。第一,封常清久在邊疆,是一步步憑軍功做到節度使位置上去的,絕非等閒,否則唐玄宗也不會第一個啓用他到前線。第二,封常清東進平叛之時,唐玄宗並沒有交付給他精兵強將。這與後來哥舒翰二十萬正規軍守潼關天壤之別。第三,安祿山謀反對唐王朝來說事起倉促,毫無準備。叛軍一路南下,進展迅速,沒有給封常清反應的時間。
歷史不能假設,但可以理性分析。以封常清過往的軍功看,如果唐玄宗能及時調兵,封常清未必守不住洛陽。只要守住洛陽,給各地援軍爭取一定時間,安祿山軍隊困於堅城之下,形勢就會登時逆轉。是非成敗一念之間,一代名將封常清死於自己人之手,可悲可嘆。
二、百戰名將高仙芝
高仙芝,高句麗人。唐玄宗時期名將,威震西域。天寶六年率軍出擊小勃律國,是中國軍隊歷史上第一次翻越蔥嶺。滅亡小勃律國後高仙芝於天寶九年進攻石國,千里突襲生俘其國王。經過這兩次的征戰,唐朝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西陲邊境得到穩定。高仙芝戰功爲天寶十節度使中第一。因此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叛亂時,高仙芝以副統帥之職輔佐榮王李琬前往潼關前線。
當時封常清剛從前線撤下來,兩位安西時期的老搭檔認真分析了形勢。他們判斷安祿山士氣正盛,進兵的勢頭已經銳不可當。況且當時潼關並無重兵把守,如果叛軍一鼓作氣攻破潼關,那麼長安必然危在旦夕。
長安有失,天下震動。退守潼關的決策,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應該說是是明智之舉。當時,朔方、河西、隴右、劍門各節度援兵尚未抵達長安,中原民族向來都是以堅城壁壘面對少數民族的鐵騎,這種軍事部署無可指責。
事實證明,高仙芝、封常清及時退保潼關的戰略是正確的。後來哥舒翰鎮守潼關數月之久,叛軍毫無辦法也證明了這一點。唐軍退到潼關後,高仙芝和封常清及時調整防禦部署,加強城防武備,準備以潼關天險抗擊叛軍。在形勢已經日趨好轉的情況下,唐玄宗卻聽信讒言,一天內將高仙芝、封常清兩員大將處死,真是自毀長城。
按照常理,爲大將者喪土失地,確實應該受到懲處。但唐玄宗本人才是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禍首。
第一,唐玄宗無條件的信任安祿山。在長達十餘年的時間裏,面對滿朝文武多次提醒,唐玄宗置若罔聞。第二,戰端一開依舊麻痹大意,對安祿山重視程度不夠。命封常清率數萬烏合之衆抵擋強胡之軍。第三,臨陣斬殺兩員具有作戰經驗的大將,軍心浮動,對平定安史之亂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第四,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李光弼從朔方出兵,直指安祿山老巢范陽,當時河北十餘郡縣已經收復。只要潼關堅守不失,安祿山必然陷入首尾不能相顧的局面。戰爭完全可以在一兩年內結束。可是玄宗先殺大將,後強令哥舒翰出兵,強行扭轉十分有利的歷史進程,令人扼腕。
帝國雙璧一日歸天,特別是高、封二人戰功卓著,久鎮邊疆,在軍中威望極高。唐玄宗氣急敗壞的處置,對其他武將心理上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郭子儀一生謹小慎微,李光弼長期不敢朝見,有功之臣僕固懷恩、李懷光先後反叛……這都是唐玄宗的昏聵無能造成的。
《舊唐書》說:“大盜作梗,祿山亂常,封常清、高仙芝相次率不教之兵,募市人之衆,以抗兇寇,失律喪師。軍中之務不親,委任又非其所。及遇羯賊,旋致敗亡,天子以之播遷。真是言簡意賅,句句血淚。唐玄宗作爲最高統治者,應該爲大唐盛世戛然而止負最大的責任。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