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表弟之所以来找表哥汪振儒,是因为自己学习太差了,几科学习成绩大部分不及格,眼看升中学是没有什么希望了,所以才来请教这位清华的表哥。”小表弟对表哥汪振儒相当崇拜,人家可是清华大学的学生,而清华大学那不是一般人能考进去的。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对清华国学院的学生诙谐地说道,你们是““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当时,国学院的学生刚听到这两句话,肯定有很多人一筹莫展,不明就里。不过,转念一想,不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因为,当时的清华国学院汇聚了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由于四大导师的学识、威望又在其他教授之上,所以又被称之为“教授的教授”。众人皆知,四大导师中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而康有为又号南海圣人,所以陈寅恪才戏称国学院的学生为南海圣人的再传弟子;同时导师中的王国维,曾在前清当过南书房行走,算是小皇帝溥仪的老师,因此,陈寅恪称国学院的学生为大清皇帝同学少年。虽为戏称,但不得不说,事实确实如此。

能担任小皇帝溥仪的老师,那注定不是一般的人物。溥仪曾受教于九大师傅,他们分别是陈宝琛、陆润庠、袁励准、罗振玉、王国维、朱益藩、梁鼎芬、汪鸾翔,当然还有一位外国老师——庄士敦。这些人绝非等闲之辈,有前清的状元,有京师大学堂的监督,更有后来清华大学的教授。很多人只知道在这些人中王国维曾在清华任教,却不知道汪鸾翔也曾执教于清华大学,并且为清华大学创作了校歌歌词《无问西东》。

汪鸾翔一身的学问才华自不必多说,不然不会成为小皇帝溥仪的老师,不然不会被清华大学请去执教,不然更不会与大才子纪晓岚的后人结为伉俪。纪晓岚的才华与名声可谓尽人皆知。他的后人虽没有祖上的名声,但家传的文化氛围始终很浓厚。所以,纪晓岚的后人自然也不会差。纪晓岚的五世孙纪钜维,选授内阁中书,博览群书、沈毅好学,诗词书画无所不通,曾长时间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下,督监湖北的学校,开创了湖北的新式教育。

纪钜维一生从事教育,自然对人才有着独到的眼光。他看中了当时还是青年的汪鸾翔。他不仅欣赏汪鸾翔的学识与才华,更对这位年轻人的人品给予了肯定。因此,他义无反顾地把女儿嫁给了这位年轻人。后来,纪钜维又把另一个女儿嫁给了一位叫刘诒孙的举人。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他的几个外孙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富可能不过三代,但文化却恰恰相反,世代延续,氛围愈浓。纪钜维把女儿嫁给了才子汪鸾翔,这样的文化氛围,培养出来的后代也绝不是普通人。

纪钜维的三个外孙,汪鸾翔的三个儿子,从小就从长辈那里接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教育,因此他们能与清华结缘也是理所当然的。汪鸾翔的长子汪建君,后来和父亲一样在清华任教,并将家中珍藏的上千册图书捐赠给了清华图书馆。汪鸾翔的二儿子汪振儒更是传奇至极。1926年,汪振儒正在清华大学上学。但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汪振儒和同学走上街头向当时的北洋政府请愿,没想到旧军阀向他们开枪。当场打死请愿群众四十七人,伤了二百多人。这其中就有汪振儒,当时汪振儒的腿挨了一枪,并被打穿。而在汪振儒旁边的同学韦杰三却被打死了。韦杰三等人的英勇壮举惊动了全国,清华大学为死者修建了墓碑,并誉其为清华烈士。

汪振儒的腿受了严重的伤,自然不能在清华大学继续学业,只好在家里修养。就在修养期间的一个暑假,比汪振儒小6岁的小表弟来到了他家。这位小表弟是汪振儒姨家的。小表弟的父亲自然就是汪振儒的姨夫,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清朝末科举人刘诒孙。汪振儒与小表弟的外祖父就是纪晓岚的五世孙纪钜维。小表弟之所以来找表哥汪振儒,是因为自己学习太差了,几科学习成绩大部分不及格,眼看升中学是没有什么希望了,所以才来请教这位清华的表哥。

汪振儒也早从父亲汪鸾翔那里得到了父命,一定要趁着暑假期间,帮助这位小表弟提高学习成绩。汪振儒,一个清华大学的大学生教一个小学快毕业的表弟,那简直是轻松加自如,驾轻就熟。汪振儒毕竟比小表弟大6岁,自然也要拿出表哥的威严和架势。他对小表弟说:“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贪玩,跟着我好好学,保你明年一定能顺利升入初中。”小表弟对表哥汪振儒相当崇拜,人家可是清华大学的学生,而清华大学那不是一般人能考进去的。

汪振儒原本以为凭着自己的学识,提高小表弟的成绩那一定没有任何问题。但他很快认识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不是自己的学识达不到,而是小表弟的基础简直太差了。怪不得,小表弟自己也承认小学几年没有认真学习,只顾着贪玩了,所以成绩大部分不及格,甚至校长也对他说过,你这成绩太差,升到中学是没有希望了,你要是不上就算了。小表弟听到校长这话,认识到了后果的严重性。所以,迫不及待地请求姨夫汪鸾翔,也就是汪振儒的父亲帮忙。汪鸾翔在清华大学任教,没有时间辅导。因此,就让在家休养的二儿子汪振儒帮助辅导。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小表弟的基础那么差,但汪振儒又不忍心看到小表弟连中学都考不上。

于是,汪振儒让小表弟从此改掉贪玩的习性,在暑假期间,让小表弟吃穿住行都和自己在一起。因为,他要时刻监督小表弟的学习,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起初,小表弟受不了,总想着偷懒,出去玩玩。但汪振儒却规定,如果浪费一分钟,那么晚上就晚睡一分钟,如果偷懒一个小时,那么晚上就晚睡一个小时。果然,这招相当管用,小表弟渐渐改掉了贪玩的习性。

在汪振儒的辅导下,小表弟的成绩也渐渐有了起色。小表弟其实并不笨,还是很聪明的,只是以前没有人管束,染上了贪玩的习性。因为,当时小表弟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小表弟和一个看妈生活在一起。虽然,衣食无忧,但看妈管不了小表弟。当大人管不了孩子,而孩子的自律性又很低,贪玩一定会多于学习,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会一落千丈,或者压根就不知道学习。小表弟就是这样的,纵使有聪明的小脑袋,只知道玩而不知道学,会越落越远,最终校长也不得不让他退学。此时,如果出现一个孩子崇拜的贵人,那么还有挽回的余地,而汪振儒正是小表弟的贵人。

一个暑假,汪振儒用尽了一切心思辅导小表弟,小表弟也改掉顽皮的习性,认真勤奋地学习。只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小表弟的成绩突飞猛进。因为,小表弟凭借表哥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取了当时的师大附中。小表弟高兴地手舞足蹈,而汪振儒心里也相当有成就感。因为,把这样一位原本学习极差的小表弟成功送进中学,绝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汪振儒做到了。然而,到了初中,小表弟因为没有人管束,贪玩的本性又暴发了。小表弟喜欢踢球,但太痴迷了,从而影响了学业。所以,在中学期间每年都会挂几科,起初没有太在意,但最后考高中时,小表弟又慌了神。这一次,小表弟不得不再次求助表哥汪振儒。汪振儒没有放弃这位表弟,而是再一次尽心尽力辅导这位小表弟。

学习有时就是这样奇怪,学业三年,浪费两年,最后一年,甚至半年,如果能沉下心来,并且有一位崇拜的贵人相助,那结局将会逆转。小表弟在表哥的帮助下再次发生了逆转。原本考高中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但经过表哥的辅导与自己的再次努力,居然又一次成功了。小表弟成功考取了高中,并以表哥汪振儒为榜样,下决心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所以,小表弟在高中并没像在小学和中学那样只知道贪玩,而是时刻记着表哥的教导。果然,三年后,小表弟成功考取了清华大学。而那一年,表哥汪振儒已经在大学里任教了。后来,汪振儒出国留学,回国后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成为林业大学教授,并培养了中国第一位林学博士。

每当这位小表弟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总会说道,自己能考上清华大学是表哥把我送进去的,不然我不会有今天。这位小表弟就是后来北京医科大学的教授,被誉为中国戏曲界的“通天教主”,京剧研究的最高权威者刘曾复先生。表哥汪振儒99岁过100岁大寿时,93岁的表弟刘曾复亲自前去祝寿。一年后,2008年,表哥在北京仙逝,享年100岁,五年后,表弟在北京仙逝,享年98岁。两位表兄弟,表弟一生以表哥为榜样,表哥也以表弟为自豪。没有表哥就没有表弟后来的人生成就,没有表弟,后人也将不会知道这段表兄弟间的传奇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