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十年浩劫刚刚结束,小平同志也刚刚出来恢复工作,他当时主抓的是科教。8月3日在当时条件最好的北京饭店,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系统的33位学者准时报到。
8月4日至8日,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里准时召开。在会上教授们表示推荐上大学,推荐来的工农兵学员基础太差,不少人甚至还要补习初中甚至小学的课程。更有教授进一步指出这种推荐制存在严重的弊端,不但学生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在推荐过程中徇私舞弊,不正之风日益严重,送礼走后门的情况极为普遍。整个社会都知道读大学考的不是文化,而是在进行拼爹,大量真正有前途有文化的人才被埋没。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8月8日座谈会结束的时候,小平同志明确宣布: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
原来高考的原则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在座谈会上有人提出改为“自愿报名,单位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小平同志感觉到这样还是有问题,因为单位同意又会有可能人为设置障碍,让许多考生无法参加考试,于是拍板决定取消“单位同意”,仅保留“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彻底扫清了广大考生参加高考的最后一条障碍。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终止了十年的高考在1977年的12月正式恢复,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这次高考以各省自主命题,时间并不一致。这年的高考共有540万人参加,录取率仅为5%。参加高考的考生年纪最大的接近30岁,最小的为16岁。
1977年高考分为文理两科,文科考试内容有语文、数学、史地以及政治, 理科的考试内容为语文、数学、理化以及政治,报考外语专业的还要加试外语。
最终1977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文科方面河北330分全国最高,浙江、云南、青海录取分数线均为200分列全国最末。理科方面,依然是河北以330分位列全国第一,而云南仅为160分列全国最末。
1977年的高考的恢复可以说为千千万万因动乱而被耽误的青年开启了一扇改变人生的大门。无论出身如何,不需社会关系,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改变命运,也同时改变了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