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饭桌上,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场景?

怕孩子吃东西太大块噎住,就咬成小块夹给他;

看到孩子喜欢吃的,赶紧嘬一口筷子,把菜送到他嘴边;

……

这些司空见惯的动作,看起来是爱意满满,却可能损害孩子的健康。

01

多人共餐时

会发生什么?

作为一个中国人,每天最享受的莫过于家人围坐一起吃饭聊天,其乐融融,怎么看怎么温馨。

几大盘菜,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夹来夹去,边说边聊。

但吃饭时,这么「亲密无间」真的好吗?

前段时间,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和检验中心的 11 位专家,就专门到餐厅做了一个 「公筷 & 非公筷」的小实验,结果让人震惊。

实验开始前,为了保证本次实验的科学性,疾控中心还特意准备了一个「特殊的拉杆箱」——取样箱(就是下图那个蓝白大家伙),里面无菌袋、手套、口罩等一应俱全。

到了点菜环节,参与实验的人员共点了 6 个菜,每个菜分成 2 小盘,分别用公筷和非公筷做实验,另外还点了一盘不食用的菜品做空白对照。

上菜之后,参与实验的人员还不能马上开吃,必须等到第一次取样结束、样品冷藏之后才能动筷,这一等就是 40 分钟。

到了吃菜环节,每个参与实验的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夹同一道菜必须使用公筷和非公筷交替进行,以保证每个人对每盘菜的下手次数保持一致,并且需留下一部分以供二次取样。

吃完了一顿饭,再小心翼翼地把样本通过冷链运送到实验室,48 小时后,结果终于出炉!

「非公筷」的菜品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

有的菜品,如咸菜八爪鱼,非公筷甚至比公筷高了 200 多倍!

究其原因,如果在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大家把自身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里,不同菜品之间也交叉污染,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机会。

02

夹菜喂饭 = 交换细菌病毒

前段时间,新华网发起「你们家分餐或者使用公筷了吗?」的网络投票,总共有 7165 人参与。

结果显示,已使用或已进行公筷的家庭大约只有 12.6% ,绝大多数家庭依然沿袭曾经的习惯。

前面的实验已经比较清晰的说明「你一筷我一筷」这样的共餐可能带来的细菌滋生风险。

健康的成年人可能不会有致病菌,但有些健康隐患是看不见的,极其容易在餐桌上传播。

在众多的细菌和病毒之中, 幽门螺杆菌( Hp )最为人所熟知。

我们国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 感染率高达 59% ,将近有 7 亿人感染,而 10 岁以下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会达到 40%~60% 。

对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的孩子来说,虽然多数感染需要经过漫长时间再产生危害,但也有少数情况 会给孩子带来消化性溃疡等麻烦。

这几年,低龄宝宝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狡猾的幽门螺旋杆菌有可能通过口口途径直接传播, 而饭桌上的口水交换,就有可能导致孩子感染。

除了幽门螺杆菌之外, EB 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疱疹病毒 6 型、巨细胞病毒等也时刻活跃在我们的嘴巴里,甚至是成人嘴里的蛀牙菌,也可以通过唾液传播给孩子。

如果没有在孩子吃饭时注意方法,吃一顿饭的功夫,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了,看到这里,你怕了吗?

03

从现在开始,改变还不晚

对于成人来讲,免疫系统已经身经百战,体内细菌病毒多,抗体也多。

而对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讲,传播细菌病毒,就是传播疾病。

为了守护宝贝的健康,在家和在外就餐尽量做到——

公筷用餐

准备颜色外形不同的公筷公勺,以区别普通餐具,也可以在下筷前把每样菜拨到宝宝餐具中一些。

如果无法马上改成公筷进餐,至少也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孩子准备专门的餐具

和孩子一起挑选专用餐具,不要共用餐具和杯子。

2.不要咬碎了喂孩子

如果怕孩子无法消化大块食物,可以用料理机或宝宝专用食物剪刀处理成小块。

3.不要共享食物

不和孩子共享食物或一起喝一杯饮料,更不要把嘴里的食物喂给孩子。

4.饭前便后洗手

饭前、便后一定要注意卫生,必须仔细清洗双手再照顾宝宝。

总之,就是 不要让孩子吃你的唾液!不仅仅在外面吃饭要使用公筷,在家里吃饭最好也要分餐。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不仅让孩子身体更健康,更能让他终身受益。

内容策划:momo

本文经由 丁香诊所内科医生 魏玮 审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