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吴亦凡和鹿晗的“流量轰炸”,张艺兴回国后的发展路线则较为常规。既然“归国四子”都在各自规划路线,“独美,不约”也是粉丝心中的最佳选择,那为何在《创造营2020》,会迎来“牛鹿桃”的“世纪合体”呢。

微博搜索栏输入“吴亦凡”,三个热搜首先映入眼帘: ,“牛鹿桃”三人被暂时绑定在一起,因为《创造营2020》。

这场“世纪合体”也确实给首播后陷入疲软的《创造营2020》注入了些许活力,节目第三期的播放量相较于第二期,有了明显提高。虽然跟《青春有你2》相比,有了“牛鹿桃”加持的“沧妹”首场舞台竞演,热度还是稍逊于同天对打的“婧妹”们的排名发布。

虽然“牛鹿桃”的合体不能完全拯救《创造营2020》,但这场合体的意义远不止于节目。原本在粉丝眼中应该“老死不相往来”的三人,早在去年就开始频频释放彼此之间有交集的讯号。

无论是鹿晗感谢黄子韬和吴亦凡帮助自己克服恐高,还是吴亦凡《大碗宽面》的相关视频中出现鹿晗和黄子韬的身影等等,似乎都可以看做2020年他们这场“世纪合体”的佐证。

相比暂时绑定起来的三个人,“归国四子”中的最后一人张艺兴,就是在单打独斗了。

“牛鹿桃”三人合体,人数取胜,张艺兴拼曝光度。《我是唱作人2》《少年之名》《这就是街舞3》以及他刚宣布毕业的《极限挑战6》,四档节目连上,以一敌三,气势不输。而在6月《青春有你2》完结、《少年之名》接档后,除了男团女团,选秀市场也将正式迎接“归国”和“归国”之间的比拼。

而荣誉过后,初代偶像本土化的转型和困扰,也早有伏笔。

01

初期“归国四子”,各有千秋

2014年和2015年,是属于“归国四子”的重要年份。

2014年5月,吴亦凡跟韩国SM公司解约,退出组合EXO回到国内。10月,鹿晗申请与SM公司合同无效,宣布回国。次年,黄子韬父亲通过微博宣布与韩国SM公司的合约不再继续。

至此,“牛鹿桃”全部脱离EXO,组合内只余张艺兴一名中国成员。也是在2015年,张艺兴在中国成立个人工作室,工作重心移回国内。

2015年到2017年这三年,是“归国四子”风生水起的三年。先行回国的吴亦凡在这三年间,先后有《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老炮儿》《美人鱼》《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爵迹》《西游伏妖篇》《极限特工:终极回归》《星际特工:千星之城》9部电影上映,“青春疼痛文学”和强班底大制作都有涉猎。

其中,《西游伏妖篇》取得16.49亿票房,位列年榜前十,由他担纲主演的电影,票房也都在亿元之上。凭借这三年的成绩,吴亦凡的票房表现迄今为止,都是同代流量中的佼佼者,他的一番电影票房高达24亿。

其后回国的鹿晗,2014年的个人微博单条评论就已经创过吉尼斯世界纪录,“鹿晗效应”强势开启。2015年和2016年,他有《重返20岁》《我是证人》《盗墓笔记》《长城》四部电影上映,虽然在所谓一番实绩上表现并不突出,但前两部胜在口碑稳定,《盗墓笔记》这样的粉丝向电影,也能取得10亿票房,是他“粉丝购买力”的变相体现。

2017年,他的首部电视剧作品《择天记》播出,平均收视1.12,网播量超过300亿,成为近三年来,非假期档周播剧关注度最高的作品。

相比吴亦凡和鹿晗的“流量轰炸”,张艺兴回国后的发展路线则较为常规。比起“四大流量”中四占其二的前队友们,他的声量并不十分强劲,但胜在国民度上的打开。

王牌综艺《极限挑战》成了张艺兴在国内的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极限三傻”“小绵羊”等标签在电视观众间传播。多季节目下来,张艺兴“发酵式”成名,逐渐累积起了大批粉丝。一部口碑电视剧《好先生》和一部流量网剧《老九门》,又让他在小荧屏中拥有姓名。

回国后的黄子韬,2018年以前在影视上的表现较为薄弱,网剧《大话西游之爱你一万年》播得无声无息,电影《何以笙箫默》和《铁道飞虎》戏份不多,担纲主演的《游戏规则》和《夏天十九岁的肖像》,票房、口碑表现均不佳。

反而是在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第二季》中,黄子韬凭借其耿直、沙雕的表现,逐渐打出了他的个人风格,成为一众精致偶像中较为放飞、另类的一个。

至于音乐方面,“归国四子”无一例外都发行过个人单曲和专辑,“首位进入iTunes前30的华人男歌手”“QQ音乐平台史上首张殿堂金钻唱片”“首个登上海外iTunes专辑榜前十的华语歌手”“刷新内地数字音乐专辑首日销售最高记录”等等,都是他们在音乐领域获得的荣誉。

他们之中,谁都拿过“首位”,谁都刷新过纪录,但这些首位、纪录在非粉丝的眼里,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02

摆脱“流量原罪”?

“巅峰”之后,必有困境,也有反扑。

吴亦凡和鹿晗在享受流量的同时,都经受过不同程度的滑铁卢。一番实绩在手的吴亦凡,在《致青春》中的“菩萨知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难过”成了他在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以至于他的演技一直不被完全信任。

2017年,事业巅峰时期的鹿晗选择公布恋情,给网友带来的震撼之大,直接造成了微博服务器瘫痪。偶像官宣恋情的“原罪”,加上鹿晗本人佛系、毫无争斗之心的性格,致使他逐渐远离了“顶流”队伍。

他的百度指数峰值,停留在官宣恋情的那段时间,而后一路走低,不复巅峰时期。

最关键的是,官宣恋情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音乐和综艺,鹿晗并无面向大众的、能证明自己实力的作品输出。《甜蜜暴击》堪称他的“恋爱衍生品”,去年上映的《上海堡垒》,更使“本不富裕的鹿晗雪上加霜”。《创造营2020》之前,未见他的转机。

张艺兴跟他的嘲粉“嘲羊区bot”缠绵了一两年时间,“嘲羊区bot”的粉丝数一度达到100万,皮下换人之后,粉丝数也停留在90万以上,至今仍在活跃。张艺兴的嘲粉数量,几乎可以说是所有流量之最。

“归国四子”各有困境,但他们也在困境之中,积极寻求突破。

吴亦凡主动出走影视,转而跟“中国嘻哈”接轨。一句“你有freestyle吗”火遍全网,取代“菩萨”成了他留给大众的全新印象。

他的音乐属性也借由节目得以加强。不管大众是否认同他所推崇的auto tune,只要提起吴亦凡的音乐,“嘻哈”“电音”都能立刻与之产生联想,这些显然已是他的标签。

张艺兴则在影视和综艺上持续发力。电影《一出好戏》中的马小兴一角,向观众证明了他在角色塑造上的能力,电视剧《大明风华》中突破出演兵败被俘的朱祁镇,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形象,也能将人带入戏中。

而在选秀综艺《偶像练习生》中担任PD,更是张艺兴“人设”打造上的关键一步。节目播出期间,张艺兴的百度指数达到近两年来最高。

黄子韬的突破也在影视。《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扭转了他的演技口碑,《热血少年》《热血同行》相继上线,使他接连有了两部豆瓣评分过7的作品。黄子韬由偶像向演员的转变,最见成效。

03

“世纪合体”,利字当头?

既然“归国四子”都在各自规划路线,“独美,不约”也是粉丝心中的最佳选择,那为何在《创造营2020》,会迎来“牛鹿桃”的“世纪合体”呢?

最大的原因必然不是网友调侃的“三缺艺”。2018年起“偶像练习生”被正式投放市场,以蔡徐坤为首的新偶像们成为初代流量的最大竞争者,原本围绕他们的商务、时尚资源被瓜分,就连粉丝也有被吸纳的危险。

而在偶像市场之外,影视造星的威力也在不断凸显。如果说2018年的“夏日限定”朱一龙,侧重点还只是在影视方面,那么2019年的肖战、王一博和2021年的罗云熙、陈飞宇,则是更加年轻、覆盖范围更广的强劲对手。

流量血液的更新速度逐年加快,2018年的“顶流”跟2019年的“顶流”相比,尚未分出胜负,遑论年近30岁的、早已成名的初代流量?

最明显不过的一个现实是,曾经在音乐领域“首位”“纪录”破到手软的鹿晗和吴亦凡,2019年的全平台数字专辑销量已经到不了前十名。

目前,总销量最高的是蔡徐坤的数字专辑《YOUNG》,其次是华晨宇的单曲《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和王一博的单曲《无感》,张艺兴的《HONEY》位列第四,火箭少女101、R1SE等新偶像团体也在前列。

就算拿同等价位的单曲和专辑作比,鹿晗的《π-volume.1》《π-volume.2》销量也低于林彦俊、孟美岐、朱正廷等人,吴亦凡2019年8月发行的《破晓》,排名同样靠后。

单就粉丝购买力这一项,他们已有跟初代流量一战的实力。

这样看来,前有自“偶像元年”诞生的新晋偶像和网剧“顶流”,后有正在比赛中拼杀、眼看就要出道的练习生,和不知哪个季节就会出现的“限定”,留给“归国四子”甚至初代流量的位置,只会越来越少。

一人厮杀艰难,有过交情的三人“抱团”发展,兵合一处,资源再能共享的话,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但“抱团”同样承担风险。首先就是舆论上的,“糊比抱团”的帽子暂时摘不掉了,合体之后的“牛鹿桃”也难免荣辱与共。要是集结鹿晗、黄子韬的《创造营2020》还是比不过张艺兴单打独斗的《少年之名》,吃瓜群众不会乐于分析节目利弊,“糊了”是最先会被提起的原因。

当然,利益因素只是最现实的联想,毕竟这三位初代流量,虽然面临“后浪”威胁,但根基还算深厚。只吴亦凡一人就坐拥10个以上代言,时尚资源一骑绝尘,“后浪”们想要复制他们的荣光,还需些功力和时日。

而《上海堡垒》“扑街”后的鹿晗,总归还有搭档王千源的《在劫难逃》和题材新颖的《穿越火线》在手。他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慢慢喜欢上了表演,也许真能在新作当中有惊艳表演,也未可知。

cr.《时装LOFFICIEL》

这次久违的“世纪合体”,说不定只是三个都在“后浪”之中翻腾的“前浪”,放下曾经的恩恩怨怨,随意畅谈了一下友情岁月。谁知道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