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次清华大学考试出了对联"孙行者",看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让半数考生交了白卷,只有一个人拿到了满分,这个拿到满分的答案究竟是什么。考生们看了这个上联之后答得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的答孙悟空,有的答猪八戒,有的则答唐长老,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有,像这些答案只算勉强及格,但有一半人想破脑袋都没有想出来,于是交了白卷。

  清华大学是我国顶尖学府,上个世纪的时候,学子们在入学之前都会进行一场入学考试。有一次清华大学考试出了对联"孙行者",看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让半数考生交了白卷,只有一个人拿到了满分,这个拿到满分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这事得先从清华大学的老师说起。清华大学不仅对学生要求高,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其中就有一位叫陈寅恪的国学大师。

  我是读南北朝历史的时候知道了陈寅恪先生的大名,他是我国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可见他有多厉害,陈寅恪先生就是这次考试的出题人。

  他一共出了两道题,一道题是以《梦游清华园记》写一篇文章,属于平常题目,另外一个题目则是对对联,上联为"孙行者"。虽然只有3个字,却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个对联其实是对联中一种特殊形式,叫做"无情对",也就是看似毫无理性可言,寻不到章法,上下联没什么关系,但一字一词都非常严格,且有迹可循。

  无情对的要求是对仗越公正越好,但实际内容要相差越大越好,是一种在明清文人当中非常流行的文字游戏。

  比如说明朝时有位叫做李东阳的内阁首辅,有一次有几个新上任的官员来拜访李东阳,在聊天的时候其中一位称呼李东阳为"阁下李先生"。李东阳想了想觉得很有意思,雅兴大发,于是给他们出了一个上联:"庭前花始放"。

  大家想了很久,可是没一个人想出来,便向李东阳讨教下联是什么;李东阳笑着打趣,你们为什么不对"阁下李先生"呢?大家一听方才恍然大悟,一时间广为流传,成了一则趣闻,这个对子就是无情对。

  我们再来说回清华的那场入学考试。考生们看了这个上联之后答得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的答孙悟空,有的答猪八戒,有的则答唐长老,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有,像这些答案只算勉强及格,但有一半人想破脑袋都没有想出来,于是交了白卷。

  在这样惨烈的成绩当中,有一位叫周祖谟的考生就格外引人注目了,因为他竟然得了满分,周祖谟得到满分的答案是"胡适之"。

  这个答案看似无厘头,实则大有深意,"孙"和"胡"是姓氏,"行"和"适"都有到达的意思,"之"和"者"在文言文中都是虚词,总的来说这个对联考的就是考生是否能区分虚字,还有平仄音以及逻辑思维。不过陈寅恪原本给的参考答案也不是这个胡适之,而是"祖冲之","祖"对"孙"不仅仅是姓的对应,而是双关,显得更为巧妙。

  当然这种考试虽然趣味横生,但如今真正衡量一个学生水平的,其实还是要看知识储备跟论文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