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延期的决定持续发酵,至今余波不断。一周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线上视频执委会上肯定了北京方面在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同时希望各方考虑如何借力东京奥运会延期。“我们需要考虑两届奥运会离得如此近可能会给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带来什么优势,因为这将让整个世界保持甚至提升对奥运会的高关注度。这需要每一个相关方,包括组委会、赞助商和合作伙伴、持权转播商以及其他所有人,共同来思考其中蕴含的机遇。”

无独有偶,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裴东光教授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裴东光认为,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部分,是四年一次的周期性体育赛事,是对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追求的集中展现,但奥运会不是奥林匹克的全部。奥林匹克的本质是教育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并不具有周期性,应该常态化。奥林匹克教育应该深入到学校中去,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部分,使学生们有机会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改变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重树体育理念,助力体教融合。

裴东光认为,疫情不仅不会影响奥林匹克运动,反而是一个“炼尽杂质”的好时机。“奥运匹克教育远远超出了赛事这个层面,甚至超出了体育,它面向青少年,通过体+育,培养懂体育、爱体育、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习惯,在身心均衡协调发展的同时,鼓励青少年以奋斗为乐、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并借着国际交流,养成国际化的视野和胸怀。”

随着北京2022冬奥会的临近,又一轮奥林匹克教育热正在升温, “三亿人参与冰雪”、“冰雪阳光运动”、“校园冰雪计划”的背后都有行政力量的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及奥林匹克教育正在成为体育产业一个新的风口,而如何借助这波热潮推动奥林匹克的教育应该比承办一届冬奥会更具有深远意义。

示意图片

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业界分析赞助商受波及较大,由此造成北京冬奥会市场开发难度或会增加,观众对连续两届奥运会的审美疲劳可能会降低北京冬奥会的受关注度,收视率的不确定性也将对电视转播商提出挑战。对此,裴东光强调,奥林匹克关系到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方面,判断一届奥运会的成功与否及价值所在应该综合考量,奥运会的举办效果对政治和经济方面固然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从长远考虑,更应该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评价奥林匹克的价值和意义。

巴赫在谈及新冠疫情对未来的影响时,强调“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来预测或塑造世界的未来状态,任何个人、政府、国家都无法独自解决人类的重大问题”。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促进人的身心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国际社会运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科技的创新和经济的腾飞,更体现在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促进。裴东光认为,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体现人类自然和本质的体育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和价值观,是超越了民族、文化、宗教和政治的最恰当的媒介。

2008年中国以一届“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丰富了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如今,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成为中国新的使命和目标。裴东光说,通过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沟通各国文明互鉴,促进世界多元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东方文明和东方智慧,让西方的奥林匹克与东方文明相互借鉴与交融,这不仅是对奥林匹克的诠释与贡献,也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而这才是北京冬奥会的核心追求和核心价值。

“我们应该借东京奥运会延期这个关注焦点,向公众普及奥林匹克教育,在奥林匹克文化和教育方面进行开拓性的阐释与探讨,创造出北京模式或中国模式。这也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是对一届‘非凡’的冬奥会的丰富扩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