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自主品牌SUV市场的标杆,莫过于长城汽车。近日,长城宣布无钴电池研制成功。卧薪尝胆八年,魏建军的杀手锏横空出世。这标志着长城拿到了未来电动汽车时代,最重要的入场券。

1、无钴电池横空出世

公开媒体报道显示,长城汽车旗下的动力电池制造商——蜂巢能源,官宣研制成功了两款无钴电池。这一消息引发热议,因为无钴电池被业界认为是难度最高的技术方案,想不到长城能够先于特斯拉、宁德时代研发成功。长城第一款无钴电池,容量为115Ah,适配性非常强,可以用于目前几乎所有纯电平台上。第二款容量226Ah,是全球首个可以实现880公里的续航里程的电池。

2、卧薪尝胆八年

事实上,魏建军很早就意识到汽车行业电动化的大趋势,并且高度重视。早在2012年,魏建军就指示长城设置专门的电池项目组,成立电池研发团队,开始了基础研发。当然,魏建军深知电池技术研发不能急,需要时间来沉淀。他要求团队不能急功近利,必须耐得住寂寞,要把电池核心技术研究透彻,让长城成为动力电池专家。为此,魏建军将电池项目组升级到事业部,后来独立出去,成为蜂巢能源公司。

魏建军之所以将蜂巢能源从长城汽车完全剥离,成立独立经营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就是不想走重蹈比亚迪的覆辙,避免销售渠道受到内部的限制。2019年7月,蜂巢能源公布正在研制新型无钴材料电池。这受到质疑,并不被业界看好,因为无钴电池的研发真的太难了。而今,魏建军卧薪尝胆八年,长城的无钴电池终于研制成功,两款电池预计都将于明年下半年量产,推出市场。

3、魏建军的杀手锏

事实上,魏建军和长城这几年的压力非常大。当年在魏建军坚持下,放弃轿车业务,孤注一掷押注在SUV市场。搭上中国SUV市场高速发展的列车,魏建军城成功了,哈弗一举成为SUV市场的霸主,长城也与吉利、长安三足鼎立。但是随着2017年SUV市场从蓝海变为红海,单只脚走路的长城非常难受,不得不以价换量。通过降价,长城最近两三年维持住了百万级的年销量,但是为此付出了单车利润从万元左右腰斩至5000元左右的巨大代价。

面向未来,长城必须找寻到新的市场增长点。哈弗品牌虽然还支撑着长城的基本盘,但是增量空间依然不大;WEY在中高端市场生存了下来,不过相对于红旗和领克,差距明显;长城炮销量火爆,但是皮卡整体市场体量还很小;长城新能源品牌欧拉,销量颓靡,市场存在感很小。因为之前,长城在新能源毫无根基可言。但是无钴电池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切。面向未来,这可以说是魏建军的杀手锏。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约一半的成本是动力电池。而在过去,钴又是电池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占电池成本的约20%。换而言之,电动汽车10%的成本是钴。长城无钴电池可以说是划时代的重要成果,将极大降低电池成本,推动自主电动汽车品牌摆脱补贴困,真正具备与燃油车的商业竞争力。无钴电池,不仅可以使长城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再上一个台阶,而且还将助力其他自主电动车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