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排放量成爲鄭州市工業排放量第一位,要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必須實施水泥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但技術受限,改造工作遇瓶頸。對於當下,李孟舉說:“鄭州市處於從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到根本改善進行轉折的時期,從管理向結構轉變,同時更加註重差異化管控,分類管理。

李孟舉(前排左一)在工作現場

鄭州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河南商報記者陳朋衝

2015年以來,鄭州市環境空氣質量連年持續改善,多項考覈全省優秀,部分工作全國領先。

對於當下,鄭州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李孟舉說,鄭州市大氣環境防治到了向結構調整的關鍵期,接下來要更加註重差異化管控,分類管理。

爲做好環境污染整治,他和同事“尋良方”

2017年,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排放量成爲鄭州市工業排放量第一位,要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必須實施水泥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但技術受限,改造工作遇瓶頸。

李孟舉和同事開始四處“尋良方”,多方瞭解後得知清華大學有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將水泥行業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在50毫克/立方米以下。但一些企業擔心投資大、有風險,不敢“喫螃蟹”。

經過多次考察,與國內權威專家討論,認定技術可行後,李孟舉和同事決定放手一搏。他們從政策、資金獎補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讓企業消除後顧之憂,對企業實施差別化管理,帶領專家在企業現場跟蹤解決問題。除了管理者角色外,他們還成了企業的“保姆”。

半年後,登封、上街兩家企業在全國建成了首條普通水泥、特種水泥SCR脫硝示範工程,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比國家標準降低近80%,受到國家大氣攻關聯合中心專家的高度肯定。鄭州市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的經驗,被全國多地學習。

“大氣污染防治,沒有‘可以歇歇了’這個說法”

2015年至今,李孟舉見證並深度參與了鄭州市大氣攻堅方面的多項工作,他最大的感受是,“大氣污染防治,容不得一點放鬆。每一刻都是新的開始,沒有‘可以歇歇了’這個說法。”

今年是鄭州市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對於要完成的目標,李孟舉說:“省市領導高度重視,各部門積極配合,全社會廣泛參與,今年三年攻堅戰收尾,很有信心。但同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涉及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生產生活,各行業各領域,工作推進難度很大。即便有力推進,受氣象影響比較大,壓力很大。”

對於當下,李孟舉說:“鄭州市處於從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到根本改善進行轉折的時期,從管理向結構轉變,同時更加註重差異化管控,分類管理。”這意味着生態環境人要持續、深度攻堅。

讓人欣慰的是,鄭州市環境空氣質量已經連年改善,與2015年相比,鄭州市PM10年均濃度下降41.3%,PM2.5年均濃度下降39.6%,空氣質量改善居全省前列。

“鄭州市環境空氣質量的變化,市民都看得到。看到朋友圈裏大家曬藍天、曬晚霞,自己也特別高興,覺得一切辛苦努力都沒有白費。”李孟舉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