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建波与母亲的碰撞,比与世界的碰撞更加惨烈。这段独白,郭建波像是对母亲进行控诉,又像是对世界宣泄痛苦。

漂亮又有演技的女演员,

不多。

新生代里面,刚凭借

只可惜也是唯一的一个。

你可以明显感觉到那种断层,真正被观众认可的女演员,依旧来自周冬雨的前辈们。


窝头从来都没有觉得郝蕾被低估,也没人敢低估这位气质女神。

她一直被观众影迷们深深地爱着,她的演技更是被观众影迷们深深推崇着。

窝头实在不明白,

因为不走国际?因为没有热点?因为话题不多?

如果这是评估一位演员的标准,那也太悲哀了。

或许是,她参演了太多优秀的文艺片电影。而文艺片在数年前,还处于小众的尴尬境地,所以她才被人「低估」?

文艺片女王,印象中有两位,一位是

这两位都深受文艺片导演的喜爱,比起颜丙燕,郝蕾为人熟知的作品可能更多一些。

2020年电影院停业已达半年,由杨荔钠导演,

久违的鲜血,形成海啸,迅速猛烈地冲刷着影迷饥渴的心。

《春潮》以一个学校性侵事件开端,郝蕾饰演的郭建波采访受害者家长与嫌疑人。

采访嫌疑人时,听到他扭曲的辩解,郭建波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子。

这也是她在本片中唯一一次直接的情欲宣泄,在很多时候,郭建波是沉默的。

作为记者,她与这个世界的接触是真实又无奈的。

性侵、强拆、艾滋……这些躲藏在角落里的阴暗与悲惨充斥她的生活,同事、朋友、工作……这些不可避免的交集,携带着名利与苟且压向她。

郭建波与世界的碰撞,目之所及,满目疮痍。

然而,郭建波没有避风港。

她的家,她的母亲,是更大的风暴。

面对世界,郭建波沉默。

面对母亲,她更沉默。

金燕玲饰演的母亲,与郭建波不一样。

她有着社区体面的工作,组织老年人参加活动,与朋友邻里相处融洽。

只有,她们母女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条鸿沟来自于,郭建波的父亲。

母亲与女儿的疏离,大概来源于此,但绝不仅限于此。

影片对于母女两个人的矛盾,无处不在且见缝插针。

郭建波的沉默并不是退让,而是以她自己的方式反抗着母亲的霸权。

母亲了解她,所以痛恨她。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女儿为什么不与她一样咒骂那个死去的男人。

郭建波与母亲的碰撞,比与世界的碰撞更加惨烈。

她们甚至以第三代孩子,作为主战场。

郭婉婷,一边是带大自己的姥姥,一边是深爱着的妈妈,她在这个并不宽敞的房间里,日夜承受着两个时代的绞戈。

所以,郭婉婷很早熟。她很早就适应了这个家庭内外的怪异,也从小就学会如何快速地安抚任何一方。

郭建波恨母亲,她曾梦到母亲变成了一直黑山羊。她把黑山羊捆住四肢藏在柜子下面,被抓走的时候凄惨的哀嚎,而她无动于衷。

黑山羊是邪恶的化身,这个梦境反映了郭建波内心深处对母亲最大的恨意。哪怕她在母亲病倒之后悉心照顾,仍然对老母亲没有一丝同情,更没有放下这种恨。

《春潮》虽然是一部现实题材作品,以家庭琐碎堆积矛盾,但却也带着浓重的印象派痕迹。

黑山羊的梦境,也出现过郭建波对女儿模糊的回忆,千手观音埋在花盆里花变开……当然最重要的是结尾关于「水」的大量表述。

这些充满象征意义的剧情与镜头,让繁琐沉闷的日常充满虚幻感。

影片中应用了很多

一方面提高了影片现实题材的质感,另一方面也是对演员演技的考验。最突出的,是郭建波在母亲病房那段诗一般的独白。

这段独白,郭建波像是对母亲进行控诉,又像是对世界宣泄痛苦。她此前从未对母亲解释过什么,灵魂的碰撞仅限于自己嘈杂的脑海之中。

郭建波此前拥有的片刻安静只有一次,就是她偷摸地去按摩店,听台湾小哥播放的关于海的声音。

还是与水有关,不同的人对片尾

窝头的理解,首先《春潮》这个片名,潮与水有关,而春字又带着新生的感觉。

母亲昏迷,对于郭建波来说,就像是一次重获新生。水会洗刷关于母亲所有一切,她曾待过的地方,曾经认识的人。

同时,女儿郭婉婷又会踩踏着郭建波这片水,奔向远处,可能是不堪的城镇,可能是荒芜的山野。

原生家庭,一个这几年频繁出现的词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对于这一题材的作品,少而隐晦。

但是,家庭又是组成社会与世界的最重要部分。时代更替,与我们的父辈们相比,如今的亲子关系已然发生了巨变。

随之而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有了白热化趋势,而子女也逐渐摒弃百善孝为先的古训。

所以表现原生家庭的作品,不仅是在体现艺术价值,更是一面映射现实的镜子。

《春潮》里面的故事,窝头相信镜头前的观众,或多或少地面临过。

电影源于生活,而生活远比电影更复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