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沈燕虹介绍,项目将通过“三输出”实体化法治培训,将实训成果的量化输出、法官导师一对一指导的经验输出和结业社工下沉基层源头解纷的人才输出嵌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实现法院指导与基层社区治理的精准对接与资源共享,助力推动社会纠纷多元联动化解。首期实训将直指基层调解缺乏专业度和权威性的“痛点”,安排社工真正深入法院进行三个月的全脱产学习,通过员额法官“一对一导师制”、“每周一讲”等方式,增强社区工作者的纠纷调处能力,推动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在社区治理工作中,社区工作者作为连接政府与居民的桥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月21日,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法院共建签约,并挂牌启用园区社区治理法治实训基地。首批25名园区社工将踏入园区法院的大门,全脱产接受为期3个月的法治思维熏染。

作为省内第一家由法院和社区管理部门共建的法治实训平台,园区社区治理法治实训基地旨在解纷实务培训,带动解纷技能提升,促进基层社区工作者的法治能力。首期实训将直指基层调解缺乏专业度和权威性的“痛点”,安排社工真正深入法院进行三个月的全脱产学习,通过员额法官“一对一导师制”、“每周一讲”等方式,增强社区工作者的纠纷调处能力,推动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在三个月里,学员需要装订30本卷宗、记录30个庭审、调解20件案件、辅助制作10份裁判文书,在‘真刀实枪’的实战中熟悉司法审判工作,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园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沈燕虹介绍,项目将通过“三输出”实体化法治培训,将实训成果的量化输出、法官导师一对一指导的经验输出和结业社工下沉基层源头解纷的人才输出嵌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实现法院指导与基层社区治理的精准对接与资源共享,助力推动社会纠纷多元联动化解。

事实上,早在2018年园区法院就联合街道、社工委就实施了第一期“社工法治实训”计划,来自唯亭、娄葑、湖东和湖西社区的8名社区工作者在法院接受了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园区始终高度重视对基层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社会事业局每年不定期通过社工训练营、社工沙龙、参访增能等各种形式,为社区工作者提供各类主题系列增能培训。”园区社会事业局局长顾三强介绍,未来园区社会事业局和法院将继续通过实训提升社工依法调处纠纷的能力,共同打造具有园区特色的社区治理品牌。

编辑 杨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