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朝崇祯二年,福王朱由崧南渡,兵部员外郎何刚向福王举荐褚士宝为伏波营游击(注:武将官名),然而褚士宝无心官场,直到明朝南都被清军攻陷时,也没有去就职,而是回到了上海老家隐居,终老于家乡。酒过三巡,张擎喝得痛快时,竟然捋起袖子,装腔作势要与褚士宝动起手来。

武术,古来有之,最先于战争之中形成的一种传承的技击技术,即杀伐技术,或曰战争技术。发展至现代,武术运用于范围变广,或强身健体,或体育竞技,或表演等。武术,一直以来皆为民间百姓常提及的话题之一,尤其是武术家更是被百姓们所谈及,他们的英雄事迹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比方张三丰、霍元甲、杜心武、王子平、刘百川等,许多武术家的事迹纷纷被史学家载入正史史册,使得他们的英雄事迹能够被保留下来,被后人代代相传,为大众所熟知,比如笔者悔昔接下来要谈得这位武术家。


在明末清初之时,上海有一位武术家名叫褚士宝,他不仅膂力过人,而且还十分擅长技击术。褚士宝为人好学,曾游学四方。在此期间,褚士宝曾先后结交了一些武林高手诸如毕昆阳、武君卿,与他们互相切磋,互相学习,增进武艺。尤其是在枪法上,褚士宝特别下功夫,不仅勤加练习,而且还会纳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到自家枪法之中,时间一长,褚士宝便练就了一身好枪法,并创作一套独特的枪法,取名为“四平枪”。褚士宝的枪法精湛,毫无破绽,旋转如风驰电掣,快准狠,数百人皆不能近其身。褚士宝老年时,还著有枪谱两种留于至今。


彼时,褚士宝家乡有个人叫张擎,长得虎背熊腰,虎颈板肋,威武雄壮。张擎力大无比,能够力举百钧(注:百钧,三千斤力气,形容非常重)。不过,这张擎为人不怎么讲究,仗着自己力气大,强壮,横行乡里,欺负百姓,百姓皆把他视为祸患。为了不受欺负,许多百姓纷纷找到褚士宝,希望他能够为民除害,即便教训一下张擎也行,好让他收敛收敛。

众人相请,褚士宝不好拒绝,只能找来张擎喝酒相商,劝他莫要为祸乡里了。喝酒间,这张擎自恃勇猛,一直在褚士宝面前夸耀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勇猛,如何如何的厉害。酒过三巡,张擎喝得痛快时,竟然捋起袖子,装腔作势要与褚士宝动起手来。褚士宝未把他放在眼里,慢慢拿起一双筷子,然后迅速以筷子往张擎的胸前点了下,然后站起身来对张擎说:“你何不坐下来说呢?”张擎被褚士宝这一点竟然沉默下来,坐了片刻就离开了,等到第二天,竟然死在了桥亭,至此乡里之患才得以解除。


明朝崇祯二年,福王朱由崧南渡,兵部员外郎何刚向福王举荐褚士宝为伏波营游击(注:武将官名),然而褚士宝无心官场,直到明朝南都被清军攻陷时,也没有去就职,而是回到了上海老家隐居,终老于家乡。褚士宝一身好武艺,却只教了两个徒弟:王圣蕃和池天荣。后来者池天荣又将褚士宝的武艺交给了浙江提督。褚士宝著有枪谱两种和伤药酒方留传。褚士宝事迹记载于《清史稿》,留名于史。(文:悔昔道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