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超 見習記者 王穎 無錫報道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海外仍呈蔓延態勢,目前全球累計確診已超過500萬例,全球疫情狀況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當此之際,延期了兩個多月的全國兩會召開,不少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都聚焦在疫情防控如何“補短板”、完善常態防控機制等議題上。

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是對我國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檢驗。《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今年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有關公共衛生與醫療的議案提案遠多於往年,包括許多非本職領域的代表也遞交了公共衛生領域的議案。顯然,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不少短板,因而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都致力於對其提出優化改善的建議。

公共衛生服務具有顯著的正外部性和公共產品屬性,政府理應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但受制於公共財力和資源分配效率,政府提供的公共衛生服務只能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無法有效應對類似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爲有效提高我國公共衛生服務供給能力,應以此次疫情爲契機,從頂層設計上優化我國的公共衛生服務供給體系,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前提下,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發揮好政府和市場“雙輪”驅動的互補效應。

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當前,抗擊疫情取得重大成果,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而公共安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也成爲今年全國兩會關注的焦點。

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全國政協委員、東南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吳智深提出了《關於加快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防控與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方案建議》。他建議,建立考慮平災結合韌性監測體系,全面推動全面感知工程體系建設,從而進行智能分析與決策,爲城市智能規劃的應急方案、災害救援、逃生避難路線設計及資源調配等應急管理提供依據。

吳智深認爲,針對防控過程中智慧城市各系統缺乏協作機制、城市公共安全應急管理響應速度較慢、城市基礎設施感知工程尚不完善等問題,“我們應該利用好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發展新基建,做好頂層設計”。

而在各項體系建設中,人才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加強應急管理人才培養,是提高應急管理水平的關鍵環節。一場疫情,暴露出我國應急管理人才儲備不足的困境。

在過去,雖然有多所高校設置了應急管理專業方向,但只是掛在公共事業管理、消防、安全工程等學科下面,並沒有成爲一個獨立學科。直到今年2月,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武漢理工大學才獲批設立我國首個應急管理本科專業。爲此,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建議,加強應急管理人才的培養。

熊思東坦言:“我們希望在碩士、博士特別是本碩博一體化的培養方面,能夠加大專業設置的力度,培養出更多的應急管理人才。在學制和教育教學方法方面,我們也希望改革教育的學制,改革教育教學的方法,使之變得更靈活、更有效。在培養模式方面,我們也希望能利用應急加醫學、法學加醫學等等這樣一些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方式,培養出複合型的人才。”

此外,在全國人大代表、蘇北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理事長王靜成看來,將公共衛生和醫療救治體系建設納入國家安全戰略,可以進一步加強相應硬件和軟件的建設。他認爲,當前我國重大疫情相關法律體系已經較爲完備,但疫情的發生仍然暴露出我國突發公共衛生法律體系賦予政府行政緊急權力的內容過於“粗放”。“我建議把《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事件應對法》中的疫情信息公佈權限適當下放,將信息報告制度與傳染疫情直報系統結合,督促各級人民政府注重突發衛生事件的風險以及及時發佈。”王靜成表示。

發揮中醫優勢

《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根據世衛組織分析,有近13%的新冠肺炎患者轉爲重症患者,有7%的患者可能轉爲危重症。使用中醫藥治療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患者轉爲重症的比例有效控制在2%-5%。另據多項臨牀比對研究的結果,中西藥結合治療在各項數據上明顯優於單純的西藥治療。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偉表示,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中醫藥是完全可以有建樹的,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醫藥防控體系非常有意義,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好中醫藥在傳染病前期預防、臨牀救治和後期康復中的作用。

爲此,肖偉提出了七點建議:加快建立和完善中醫醫療預防和救治的綜合保障體系、建立中醫藥應對重大傳染病的快速應急機制、建立中醫藥抗病毒科學研究的創新中藥攻關協作平臺、建立中藥製藥企業積極參與的後援保障力量、構建“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平臺系統、完善支持中醫藥發展和惠民服務的扶持政策以及全面加強中醫藥科普宣傳與輿論引導。

本報記者瞭解到,除新冠外,在非典、甲流、禽流感等現代新發疫病的防治中,中醫藥也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當下,“藥物和疫苗研發永遠跟在病毒後面追”的局面將在較長一段時期內無法突破,給臨牀治療帶來極大的困難。而複方中藥的多藥物、多成分的組方原則,決定了其多靶點、多途徑作用特點,在抑制多種病毒、調節細胞炎症因子、調動機體自身免疫力、改善臨牀症狀等方面都具有顯著效果。從歷史及經驗總結:對於疫病防治,中醫藥有着獨特的優勢,是目前唯一可能實現治療藥物前置研發的領域。

對此,肖偉在《關於加快中藥防治重大病毒感染性疾病創新藥物研發的建議》中建議,爲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建議國家科技部、衛健委設立中藥防治病毒性感染疾病創新藥物研發重大專項,加快病毒感染性疾病系列中藥研發,提前爲未來可能的各類疫病做好藥物戰略儲備。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秦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