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艺术类专业报名人数预计为115万。往年1月至4月,是艺考生奔赴各地参加校考的“赶考季”,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均推迟了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多所高校发布了艺考调整方案。

今年艺考都有哪些新的变化?新的校考方式是否会成为新趋势呢?

“线上艺考”引关注

3月26日,中国戏曲学院正式公布校考调整方案,为首个正式公布方案的院校;4月2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发布调整方案;4月3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布专业考试调整公告;4月5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一众知名艺术类院校集中发布2020年艺术类专业考试调整方案;4月13日,南京艺术学院发布外省考点专业考试方案调整公告……至此,绝大部分院校的调整方案均已陆续出炉。

基于招考方案的调整,不少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采用远程考试或要求考生录制视频在线提交等方式参加专业考试,这一变化成为近年来首次采用的方式。然而,以录制视频为主要形式的线上考试,由于考生所处环境不同,以及缺乏工作人员的现场监督,如何确保线上考试的公平性引发不少关注。

据悉,为了确保线上考试的公平性,各高校推出系列措施,严控流程,严格把关。例如,在身份识别上,除了利用人脸识别等信息技术手段外,教育部门还将与公安部门充分合作进行严格的身份甄别。多所高校都要求考生使用“小艺帮”App参加考试,考生在首次报名环节需认证信息,在线上视频考试前要进行人脸识别,每项科目前进行人脸比对后才能考试。

针对线上考试,多所高校对考生的视频录制也都作了严格要求。从视频录制APP的使用,到视频录制过程中镜头的起点和角度,再到如何报幕、是否化妆、镜头连贯性等等,都作出了详尽的规定。比如,中国传媒大学要求,考生录制视频只能用普通智能手机,禁止使用专业设备、在演播室等专业场所拍摄,视频作品不允许进行任何后期制作。上海戏剧学院要求,视频录制一镜到底,不间断录制,期间不得转切画面,不得采用任何视频编辑手段美化处理画面。考生需束发,不可有刘海遮挡额头。

多校规定,考生的线上材料在线下校考时、入学后还将进行复测和比对。在所有高校或者联考平台发布的艺考调整方案中,几乎都有类似的一段话:“新生入校后必须接受学校组织的材料复核和专业复测。”例如,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提出,在新生入学后,学院还将进行材料复核和专业复测,对复测不合格、入学前后两次成绩差异显著的考生进行调查。

“线上艺考”或成未来新趋势?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高校根据有关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工作特点和人才选拔培养要求,通过笔试、网络面试、审核考生作品等方式,对考生进行初筛分流,引导考生理性报考。

近年来,艺考的考试方式不断改革调整。虽然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艺考方案作出不少调整,但全新的“线上艺考”方式或许会是大势所趋。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疫情看似倒逼了艺考变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都为“线上艺考”提供了可能性。例如,2018年南昌大学就与即构科技合作建设“南大艺考”在线平台,完成了四大专业六大方向的校考。

专家表示,这些变革的举措虽出台于非常时期,但纵观教育部近年在艺术类专业高招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却又在意料之中,可以视为教育部减少艺术类专业校考、严格招生管理和规范校考系列措施中顺势而为的必要之举。

专家建议,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报考院校、报考专业关于初试的考试要求,严格按照考试要求进行准备。同时要及时了解考试内容的变化,并根据变化调整备考策略、复习重心甚至是报考院校。此外,在艺考调整方案严谨的流程下,完成一场公平公正的艺考,还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延伸阅读:多所高校调整艺术类专业招考方案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京剧器乐、戏曲舞蹈、戏曲形体教育、昆曲表演、多剧种表演、昆曲器乐、多剧种器乐、影视表演、戏曲导演、民族器乐、音乐学、戏曲作曲、音乐制作、音响艺术设计招考方向,一试考生在4月份提交规定的视频作品进行筛选,进入二试的考生高考后参加现场考试。戏曲舞台设计、舞台灯光设计、化装造型设计、戏曲服装设计招考方向,一试采用省级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统考成绩进行筛选,进入二试的考生高考后参加现场考试。京剧表演-京剧舞台监督招考方向保留现场考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取消现场考试,将按照2020年高考文化课相对成绩排序录取。根据方案,造型艺术、中国画、艺术设计、城市艺术设计专业采用各省美术与设计类联考成绩进行专业初审。初审合格的考生于高考结束后的两周内参加学校组织的复试。建筑学专业则取消现场考试,使用各省美术与设计类联考成绩,联考合格的考生将按照2020年高考文化课相对成绩排序录取。

中国传媒大学:4月份进行专业初审,初审方式为考生线上提交材料,学校将组织专家对材料进行评定。通过专业初审的考生,将于高考后两周内参加学校组织的现场考试。现场考试具体时间及地点将另行通知。提交作品时间为4月3日-4月11日。除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外,学校其余22个招考专业复试均以上述方式开展。而报考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且初试合格的考生,复试仅为专业初审,且初审即为终审,并以初审成绩和专业初审成绩为依据,按要求发放合格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院招生将在已报名考生中进行初选及资格审核。其中,设计学类和美术学类以省美术学和设计学类统考成绩为依据进行初选,各省设计学类和美术学类分别排队划定省统考成绩初选入围分数线,初选结果将于4月29日前在报名系统内公布,设计学类和美术学类的专业考试将于高考结束后举行。艺术史论专业不组织初选,学校将对已报名考生按照报考条件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考生可在高考后填报艺术史论专业志愿。

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电影学专业、摄影专业、影视技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取消现场考试,直接使用高考文化成绩进行录取。戏剧影视导演专业、表演专业、录音艺术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新媒体艺术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漫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戏剧影视表演专业,采用提交视频等非现场方式进行初选,高考后再对初选通过考生组织现场考试。现场考试在高考后两周内进行。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学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戏剧教育专业、艺术管理专业取消校考,按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与所在省一本线的比值由高到低录取,若比值相同,则依次比较语文、外语、数学成绩。表演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保留校考。其中部分专业须4月远程考试。远程考试将实行“考评分离”模式,考生可在规定日期内自选考试时间,每专业限时3小时完成全部考试科目。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戏剧教育、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四个专业不再组织校考,在已报名的考生中依据高考文化成绩录取。表演、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表演、舞蹈表演、舞蹈表演、舞蹈编导共八个专业的初试方式调整为非现场考核方式,考生无需到现场,而是通过在线录制本人视频作品并实时提交的方式进行初试。进入复试、三试的考生于高考结束后两周内到校参加现场考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