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师德受到处罚咎由自取

教育是千家万户的头等大事,孩子的未来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未来,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遇到一位德艺双馨的老师;教育也关乎到国家的未来,自然对从事未来奠基事业的教师要求比较高了。

因此,一旦某位教师做了出格的事,从普通人到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重视。师德建设是各地各校常抓不懈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打造优质师资队伍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对师德规范都有过明确的指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列出了具体的违反师德的行为,希望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避开这些行为。

比如,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有“有偿家教、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还有教师的学术不端,等等。对这些严重公然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应该处于严厉地处罚,以此纯洁教师队伍。

教师们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处罚也是支持的,认为这类教师得到处罚是咎由自取。

以偏概全评价所有教师很不可取

其实,任何行业都可能有害群之马;但是,为什么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几个品质低劣之人,舆论总是不依不饶呢?究其根源就是人们对教育这一行业的关注程度太高了;对教师的期望值太高了。当然还可能有其他原因。

不管如何,在千万教师队伍中,有违师德的教师只占极小极小的比例,但是一些人却对整个教师队伍有了看法,各种非议很多;其中有一句话把所有教师都批倒了。

“课上不讲重点,课后补课讲”,这一句话把所有教师都批倒了。

且不说有多少教师参与到补课行列中,但就“课上不讲重点”一说就非常不符合实际。教师备课上课都是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的,上课最为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重点突出”。如果一个教师上课不讲重点,不需要多少时间,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就要他好看,等着被校长谈话、家长哄下讲坛吧。

我经常看到许多教师,一早到学校很晚下班,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在提优补差;假如课上不讲都要等到补课才讲,那么这些教师何必劳心劳肺地个别辅导?

再者,没有一个教师不希望自己所教班级学生分数比别人高,毕竟学校每次考试后对班级考试分数都是要统计的;教师不仅上课一直在讲重点,甚至恨不得直接给学生讲考试原题。

就这么一句草率的话,伤了教师的心

不可否认,曾经有一些教师参与过补课,如今还有个别教师冒着风险偷偷补课;但是补课的教师到底占有多少比例呢?据我所知的几所学校,根本没有老师参与补课。他们怎么敢“课上不讲重点”?不讲的话,考试了如何向家长、学校交代?这不是自掐脖子吗?

广大的教师总是觉得上课时间紧张,唯恐漏讲了什么;甚至有的教师还千方百计想挤占时间多上一会儿,可以多讲一点。有的学校任课老师之间为了抢占讲课时间,还闹矛盾呢。

请社会理性看待个别教师的个别行为,别拿来评价所有教师,否则真正实实伤了那些兢兢业业的教师的心,严重挫伤了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假如真的出现那样的局面,我们的教育还有希望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