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期望,如今不少家长都有这样一个理念:“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家长不惜钱财要让孩子上兴趣培训班,学习特长和倍优;有的家长还要自己的削尖脑子也要让孩子上名校和重点学校,心中只有一个目地,就是要让孩子赢了起跑线上,可是遗憾的是,不少家长的如此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这样的说过:“家长自己做出了成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的最好方法,孩子会模仿家长走成功的人生之路”。此话是家教真正的经验之谈,不愧为出自童话大王之口。郑渊洁儿子郑亚旗小学毕业就休学,接回家由父亲自己培养,为此郑渊洁还编撰了十本教材作为“私塾”教育之用,这个在家学习的孩子后来也成了大器。我们可以从中得出许多对孩子教育的启迪,做家长一定要将自己做强,这个强并不是经济富裕,而是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有文化内涵,有思想境界,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由此看来家长有文化,孩子不会差。

有这样一句话:“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句话说出了家教的实质,一个家庭孩子能不能学习好,能不能成器,与家长身教密切相关,家长爱学习了,家中有书籍多了,书香味浓了,孩子会潜移默化,自然爱上读书和学习,家长乐于打麻将,孩子自然就喜欢乐。当今社会,那个家长不重视家教,就连有的家长打麻将去,也不会忘记向孩子说上一句话:“在家里把作业要做好,不要想着贪玩啊,小心我回来揍你”。自己玩去了,还想着教育好孩子。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孩子不成才,这个“包袱”就得让当家长的背上一辈子,教育好孩子成了家长一本难念的经。

如今,大多数家长教孩子总是喜欢读这本“经”,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强迫他们读书、学习。家长不是自学,而是不自己读书和学习。有些父母总是喜欢教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孩子入学时,父母也很忙。有些作业成了家长的作业。如果这样下去,就会头痛,头痛,脚痛,对孩子有害。有一种家长不年轻的感觉:“不管你怎么努力,都不能成为一种气候。你必须把希望寄托放在你的孩子身上。“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树立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习的理念。家庭是学校,也是培养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当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对家长来说是最好的个人教学,比口头教学好多了。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身份是什么,家长都必须把阅读和学习放在第一位,把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边学习边实践。一个家庭有这样的学习氛围,不担心孩子的进步,不担心孩子的不作为。

现在许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是重于身教,而是太重于言教了,如此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孩子成长需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环境和氛围,就是家攻对孩子的影响力、亲和力、激励力。家长爱学习,家庭就会有藏书,家中有了书香味,学习氛围就会浓了,潜移默化的效果就会好了。孩子从小养成了读书学习的好习惯,不管将来孩子是否能考上什么重点大学,这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走到哪里都会有作为,现实中许多名人并不是从名校走出来的,但他们有志向、有追求,同样做出令人敬佩的佳绩。

怕就怕有的家长自己不努力,除了工作无正事可干,成天忙着看手机和打麻将,这样的家庭的孩子就会跟着学。我认识一位家长在行业技术比武中荣获了第一名,他读小学的儿子发奋说:“我也要向爸爸学习,力争考试拿第一”,这就是家长身教和示范的作用。 要当好一个家长,并不是天天逼着孩子搞学习,要先家长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强了自己,也带动了孩子,家长有了成就,孩子也就有了学习信心,如此教育的方法也就更灵了。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你自己有多高,孩子站在你的肩头跳得就更远,父母的高度加上孩子的高度就是家长的终点线,可见教育好孩子的重点是身教,而不是言教,无声细语是身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