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父母担心自己的道歉会削弱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但是事实上并不是的,当父母带着内心的力量感,以及对孩子品格形成的重视,去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这反倒是一种正向、自信、正直与有担当的表现,这种力量会影响孩子的心,软化他们的心,感动他们的心,使得他们有能力去反省自己的不足。这其实是很多父母的缩影,而影响父母不愿意向孩子道歉的原因,一是由于父母将孩子的行为合理化了,因为孩子小时候并不会发泄不满,所以父母就会认为孩子不会对自己不满,自然就不需要道歉。

记得看韩剧请回答1988时,作为二女儿的德善由于家中贫困的原因,很少可以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从来没有单独庆祝过自己的生日,更是经常被父母忽略,于是在某次被迫与姐姐一同庆祝生日时,德善终于爆发了,并且大声向父母哭诉了自己心中的委屈。之后,德善的父亲真诚地向女儿道歉,并且单独给德善买了蛋糕。而看到父亲对自己真诚道歉的德善,也哭着原谅了父亲。这一幕留给了我很深刻的记忆,也勾起了作为女儿的我的一些心酸和难过,但是德善父亲的做法也确实深深打动了我。

当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摩擦的时候,作为父母的一方有必要向孩子道歉吗?其实在很多的情况下,父母是知道自己做错了的,因为不论孩子还是父母,都拥有着普遍的良知与是非判断能力,做错事情之后的愧疚感是很真实的存在的,可是当面对孩子的时候,却说不出口一句道歉。

这其实是很多父母的缩影,而影响父母不愿意向孩子道歉的原因,一是由于父母将孩子的行为合理化了,因为孩子小时候并不会发泄不满,所以父母就会认为孩子不会对自己不满,自然就不需要道歉;二是因为父母抹不开面子,放不下身段,认为哪里有长辈向晚辈道歉的事情,这种固化思维牵制着父母,使得他们做不到向孩子道歉;三是因为父母过度看重自己对孩子的付出,通常情况下将孩子视为索取者的角色更多,而当需要付出者给索取者道歉的时候,这种角色关系让父母很难接受。

对于父母是否有必要向孩子道歉这个问题,我建议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跳出“有必要”与“没有必要”这两种选择来看待这个问题。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非捆绑式的关系,而应该是寄托养育式的关系。父母仅作为孩子肉身上的养育者,不可以将孩子作为我们的私有财产对待,因为他们的灵魂不是源自于我们,而是源自于一位更高的存在。我们无法做到控制与决定孩子的一生,只可以通过影响的方式,留给他们一些更重要且美善的东西。更多情况下是陪伴他们走一段路程,教授给他们可以存留在永恒里的基业,好使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可以带着一个更伟大的使命向历史的前方踏去。这个使命就是创世纪中提及到的上帝给所有人类的使命:生养众多,管理这地,并且荣耀祂的名。这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对于养育子女的目的应该会有一个更大的看见,而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个人主义下的得失。那么,当父母的一些言语和行为确实伤害到了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必要向孩子道歉呢?这个答案是不是就很清楚了呢?

教育学家斯宾塞说过这样的话:“受委屈的孩子很少会反省自己有什么过错,因为愤怒和不平占据了他们的心灵;而被感动的孩子则常常反省,因为感动增加了他内心的勇气和智慧。”

很多父母担心自己的道歉会削弱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但是事实上并不是的,当父母带着内心的力量感,以及对孩子品格形成的重视,去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这反倒是一种正向、自信、正直与有担当的表现,这种力量会影响孩子的心,软化他们的心,感动他们的心,使得他们有能力去反省自己的不足。因为只有温柔才可以带来温柔,硬朗与刚硬带来的,只会是冲突的加剧。

父母的主动道歉并不意味着妥协与让步,而是意味着主动去解决问题,主动将孩子的心引向美善且充满力量的地方。道歉的举动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和被理解,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秩序的环境中,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以及亲子关系的建立,是利大于弊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