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亚盟几乎没有可能,因为亚洲太大了,并且亚洲各国文化迥异,经贸联系也不紧密,更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不可能凝聚到一起的。
在二战之后世界出现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第一种现象:世界各地民族独立运动日渐高涨,许多弱小的民族都希望获得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于是地球上的国家也 越来越多。
第二种现象:虽然国家数量在不断增多,但各国在争取独立的同时又渴望抱团取暖,通过联合的方式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于是地球上的区域性组织越来越多。
目前世界是最有影响力的区域组织有三个,分别是:欧盟、非盟和东盟。这其中欧盟的影响力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欧盟内部不仅实现了人员的自由往来和居住,还施行统一的货币,已经成为一个初级的超国家组织。
(欧洲联盟,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政府组织)
虽然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变数,例如英国脱欧,但是毋庸置疑,今天的欧盟仍然是世界上最密切的区域组织,在G20中欧盟甚至有自己单独的名额。
欧盟诞生于二战之后,当时整个西欧几乎一片废墟,英法德意等老牌列强的实力大为削弱,世界的主导权转移到了美国和苏联手中。
此时的西德和法国发现,如果不联合起来,西欧将沦为美国的附庸,于是在1951年4月18日,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及西德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到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也就是欧盟的前身,欧洲开始走向联合,而法德也凭借对欧盟的领导,大幅地提高了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准根溯源,欧盟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抱团取暖,并且欧洲各国在文化、经济、信仰、人种、价值观方面高度趋同,有利于欧洲走向联合。
(欧洲国家基本上都是以白种人为主,都信奉基督教,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也基本一致)
在欧盟取得成功之后,非洲国家也试图建立一个类欧盟组织,在1963年,当时非洲的几个取得独立的国家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
此后随着越来越的非洲国家取得独立,非洲统一组织也在不断扩大 ,到2002年非洲统一组织完成改组,正式建立非盟,目标与欧盟一样,建立一个统一的非洲共和国。
与欧盟一样,非盟内部的各个成员国之间的文化、人种、信仰也比较接近。不过非盟内部的统一性还是比不过欧盟。例如非洲大部分国家都是黑人,但北非是阿拉伯白人。而在宗教上,虽然非洲约2/3的国家信奉基督教,但仍有约1/3的国家信奉伊斯兰教。
有鉴于此,非盟的统一性和团结性远不如欧盟,至今仍旧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相比之下,亚洲各国之间的差距则更大,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区域,人种、文化、经济发展、信仰、价值观均不相同,根本不可能凝聚起来。
(亚洲实在是太大了,包含的地区太辽阔了)
总的来说,亚洲是欧洲人强行塑造的一个概念,最初的时候亚洲就是指小亚细亚的土耳其地区。后来随着欧洲人视野的扩大,亚洲的范围也日渐扩大,后来欧洲人把土耳其海峡和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区都叫亚洲。
但是亚洲内部之前的区别是很大的,以西亚为例,西亚主要人种是阿拉伯和波斯白人,信奉伊斯兰教,在意识形态上许多国家还停留在君主制上,这与东亚的儒教国家差别巨大。
而在历史上,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西亚与欧洲的联系更加紧密,西亚人对欧洲的了解远远多于对东亚的了解。
即便是到了今天,西亚和欧洲的交往要远超和东亚的交往,毕竟西亚和欧洲距离更近,西亚王室平时都爱去西欧玩,从没听说西亚王室成员去东亚玩。
总的来说,亚洲太大了,各国之间文化和历史差距也很大,并且亚洲国家很难形成共同利益,所以压根就玩不到一起去。只有东南亚国家建立了一个东盟,还算是一个像模像样的地区组织,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