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办压减至3个工作日,建设用地审批时间压减至15个工作日,不动产一般转移登记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7个工作日……去年以来,我区各地各有关部门实施一系列删繁就简、便民利企的政策措施,推动审批服务效率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监管实效显著增强、营商环境逐步优化,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持续增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促进高质量发展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大道至简,政简易从。疫情倒逼之下,“放管服”改革按下了“快进键”,诸如“不见面开标”“云招聘”“云签约”等线上服务、“豁免制”“告知承诺制”“零延时”通关等服务保障,既有利于疫情防控又方便了群众和企业,政策红利正在加速释放。

眼下,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内防反弹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当此情形下,更需化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契机,及时总结应对疫情的经验,固定和推广好做法好经验,让“云端政务”从应急手段变为常态化机制,让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变成日常工作状态,必将推动我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群众和企业带来更多改革获得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平台的搭建,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大显身手,展现了突出优势和巨大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就要对接好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打破信息孤岛和部门隔阂,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补,不断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水平,更大限度服务企业,更大力度方便群众。

改革越深入,越能体现含金量。我们要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商事等“四项制度改革”,在促进经济恢复、推进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聚焦发力,打通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断点”“堵点”,进一步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记者:白江宏

编辑:苗旭

校对:宁佳欢

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