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高速进服务区,立即熄火会伤发动机吗?来看看吧
许多老司机都会说长途跑高速后不要马上熄火,不然会坏发动机。而一些网络上有一些言论说不管是长途短途,高速后直接熄火也不会伤害发动机,到底是听老人话还是新人言?
今天小编就来跟各位车主们聊聊关于刚下高速就熄火这件事到底伤不伤车。
带不带“ T”区别大
对于高速后立刻熄火伤不伤发动机这个问题,其实对于发动机类型也有一定的区别。也就是因为这个区别,不少老司机便开始翻起“老黄历”,不断的教育新手带“T”的比和不带“T”的更容易坏。那到底这个谣言是怎么来的呢?车主们继续往下看
自然吸气
所谓的自然吸气就是在不通过任何增压器的情况下,大气压将空气压入燃烧室的一种形式。说的通俗点,就是汽车在工作的时候,它的进气管就相当于一个真空管,气压是被大气压力压入到进气歧管里去的,就像是我们平时呼吸时的“吸气”一样!
而自然吸气发动机在高负荷后立刻关闭也会触发电子水泵为发动机进行散热,冷却液会继续在发动机水套内持续循环15分钟左右,待ECU检测温度达到后自动关闭断开,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过热问题。

自吸代表VTEC▲
涡轮增压
轮增压是一种利用内燃机运作所产生的废气驱动空气压缩机的技术。如果从结构来看,涡轮增压和自吸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从而让涡轮增压相比自然吸气动力更强,这就好比有了更大的“肺活量”,肺活量大的人运动起来当然更有劲了。
由于涡轮增压器没有单独的散热水套,而早期的涡轮增压器没有散热保护装置。导致许多涡轮车出现烧机油和涡轮报废的事件发生,因此初期的涡轮比自吸更容易损坏,尤其是在长期高负荷(高温)工作环境下。

给发动机加个“呼吸机”

涡轮增压剖面图▲
靠排气驱动进气压缩机
涡轮增压器说白了就是一套空气压缩机,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排气压力来增加进气流量。发动机吸气量越大,那同样的气缸内可以产生的动力越大,这就好像是给游泳运动员加上呼吸机一样,换气时吸入更多的空气就可以爆发出更多的体力。
涡轮的核心是“轴”
其实从结构上来看,涡轮增压器其实很简单。其主体部分一共也就四个:涡壳、转子、叶轮、旁通阀。而其中最为重要就是“转子”了,这个零件连接着排气端涡轮和进气端涡轮,同时还要承受涡轮最大11万转的运转速度,还要尽可能的减少摩擦以保证进气压缩效率。

转子轴套总成▲
涡轮增压器虽然结构简单,但也意味着可维修性极低其中一个零件损坏失效,整个涡轮增压器也随之损坏报废。
主宰涡轮的“浮沉”
由于涡轮高速运转需要大量的润滑,所以普通的滚珠滚针液压轴承都无法使用,涡轮转子便只能使用“浮动式轴承”,也就是靠机油油膜来润滑并充当轴承的。在老司机们的认知中,车子在高速的情况下,涡轮增压器工作温度很高,突然熄火的后果就是机油的油压马上降低,轴承马上就没有了润滑,而且也缺少了机油的冷却,这样时间长了,就会有问题。

涡轮怕热更怕干
涡轮增压器不能过热,因为这对它来说有伤害,因为高速下的转动会产生大量的热,上百摄氏度的高温是常常会有的。在熄火后,发动机也就会马上停止工作了,这时候发动机里面的机油泵也就不会通过机油给涡轮增压器降温,轴承温度太高就会让一些机油结焦。而机油结焦后会让轴承在转动时有困难,对于高速运转的轴承来说,不够平顺会出大麻烦,有异常声响就不必说了,时间长了涡轮转子必定损坏。

延时散热解除“立即熄火”的后患
不过那是以前可能有的情况,现在来看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因为现在的冷却系统可不是用机油冷却了,制造设计师知道了弊端后改用了电动水泵,这个装置通过冷却液的循环,让机油结焦的问题不再出现了,而即使是在发动机关闭后也可以继续运行15分钟,在这个时间内,相信涡轮增压器已经冷却了。

对于一些昂贵的豪车来说,其使用的铝制发动机相比普通车辆标配的铸铁发动机散热性能更好,并且豪车搭载的大排量发动机可以调校更小的升功率,升功率变小同样也可以让发动机变得更“凉爽”。所以熄火后散热问题对豪车来说根本不care,电子水泵也可有可无。
所以,下高速立即熄火伤发动机的问题,在涡轮车上也不存在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