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全疆有48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个,特有的血缘优势和热爱运动的传统造就了新疆人强悍的体魄与性格,从民族性格、文化传统上看,这里的少数民族性格外向、热情奔放、崇尚英雄,而这些都是踢好足球的重要素质。在昨晚的连线中我们跟新疆青训教练员艾力牙尔取得了联系,听他讲述了新疆青训的故事。

  足球运动在新疆中小学校中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传统。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后劲和前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少数民族地区足球人力资源能否得到较好的开发。

  “在2010年时,新疆的青训就快速发展起来,以喀什地区为例,是以喀什足协为中心,进行相关活动,还有中国足协批准的一个基地。但是南疆与北疆的足球风格是有差异的,北疆哈萨克族较为多,一般都是体力非常好,简洁,而南疆这边的可能就是走技术流,需要打一些漂亮的传切配合控制”。

  新疆各族青少年非常喜爱足球运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遥远的牧区,踢球几乎成了伴随男孩子成长的快乐游戏。中国足球的未来在校园,中国足球的未来在孩子身上。而真正要走上职业的道路,往往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有天赋的新疆孩子,但最后没有踢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1点,缺乏系统的训练,缺教练且教练员水平不够高,这个现象目前全国都存在,第2点,新疆的教育文化水平跟内地相比的话还是比较落后的,孩子的教育文化水平不够高,因语言差异等原因,他的技战术理解能力,还有这个融入到球队和队友的沟通交流和沟通。第3点,新疆地区,幅员辽阔,去邀约比赛耗费太大,所以实战经验略显不足。第4点,作为足协应该多去组织一些比赛,让孩子们能够展现出自己的真是水平”。

  怀着满腔的热血去培养,去发掘这些好的孩子,争取给他们来创造一个更好的这样的未来提出的条件是每个教练员所要共同完成的责任,艾力牙尔亦是如此。

  “当时我培养出来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特别好,当然也是这一批孩子里面也是最好,他小学毕业以后,有许多的学校、青训俱乐部等等都想要他,结果这个孩子家长,保持沉默吧,不想送就让孩子呆在自己身边吧。后来我跟他的父亲,他哥哥也提出了我们的想法,提出了哥哥在家里面做了一个思想工作。孩子这个很好的一个特长,不能就这样浪费了。这上学也可以,到这个职业球队也可以上学,边上学边踢球都可以,最后就去了”。

  其实中国足球的未来在校园,中国足球的未来在孩子身上。中国要提高足球的水平,跻身世界,就要让足球有更多的乐趣来吸引孩子踢球,让更多的孩子喜欢足球,更多的人参与足球。就像一个金字塔,越多地对小孩子参与足球训练的投入,中国足球未来的水平才能够更高。

  “当时我记得去踢一场比赛,由于路途是在遥远在路上来回就大概花了5到6天时间吧,这个比赛就结束了,最后拿了冠军,这个影响太深刻了,当时拿到冠军那一刻每一个孩子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们就是绝杀了对手,终场哨声一响,所有的小孩子都跑过来抱我,那一刻感动的差点流眼泪,也是我印象最深的时刻”。

  其实有很多在世界足坛的历史上,这样的教练很多,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绿茵场,比如像英国的博比·罗布森爵士、伟大的“球圣”克鲁伊夫,包括皇帝贝肯鲍尔等等,都是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