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诗临其境】

暮春时节,杏花伴着如酥的细雨,零落成泥。青杏小小,枝头上挂。

清澈的河水,宛如轻薄的丝绸,柔柔地绕着村落人家,缓缓流淌。水中倒映着的,是低飞的燕子的影子。

风儿轻轻拂过,枝上柳絮寥寥。春色将尽,那又何妨?天涯辽阔,芳草连天时候,又会是一番新的风景。

白墙黑瓦,绿柳周垂。春光明媚中,有翩翩公子在墙外走过,忽听得墙里荡秋千的少女的银铃般的笑声。

缓步轻移,渐渐的,动听的笑声消失在风里。执扇轻摇,轻轻一叹,仿佛自己的多情,被佳人的无情所伤。

【一句钟情】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絮飘飞,又是一年春尽时,伤与悲与燕伴舞。但不用过度伤感,芳草青绿的季节,又会是另一番境界。两句诗,将词人旷达的心胸表现得淋漓尽致。

漫天的柳絮,随风飘散到天涯。像极了被远谪的词人,已是晚年,已到海角。故乡远望,心有感伤。

但伤感不是苏轼的作风,旷达才是。

于是,“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来了。春尽处,芳草青青,又该是怎样的风景呢。

不为逝去的美好春光而伤感,而向往即将到来的季节,以及不同季节带来的不一样境界。

或许,这也是我们该要有的心境吧。

【诗之感悟】

人生路漫长,总会遇到挫折和困境。不如意事常八九,谁能保证前途坦荡,一帆风顺呢?

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状况不是很好,堂姐薪资被下调。

堂姐也抱怨过,但很快调整心态,继续全身心投入工作。她相信困难只是一时的,总会过去。用她很喜欢的一首歌来说就是,阳光总在风雨后。

疫情是厚厚的云层,阳光总会穿透而来,将明亮的光洒满每一个角落,驱散角落的阴霾。

其时,苏轼被贬谪,满腔抱负无法施展,心中想必是有愁闷之苦的。

花褪残红,柳絮寥寥,暮春将尽,伤感之情油然而发,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里的“情”,常被解释为爱情。不过以苏轼的格局,应该不仅仅止乎于此才对。

可否引申为思乡之情、对韶华易逝的感慨之情以及报国之情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

怀才不遇的词人,春光即逝的时节,墙里佳人浅浅笑,渐行渐远渐悄悄,难免令人生出“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感慨。

但词人终究不是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他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

虽然心有伤感,但却不会沉湎于此。

尽管身处人生困境,但天涯何处无芳草呢?天高地远,宇宙浩渺,处处是风景,没必要受困于一时的不得意。

困境过后,一定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在等着我们。

那风景,正是值得我们所期待的未来。

【无障碍阅读】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花褪残红青杏小:指杏花刚刚凋谢,青色的小杏正在成形。褪(tuì),萎谢。

柳绵:即柳絮。

渐悄:渐渐没有声音。

多情:指旅途行人过分多情。无情:指墙内荡秋千的佳人毫无觉察。

【作家故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佳句背囊】

“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见于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和何怀乎故宇。

【逸事】

被贬黄州时,苏轼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来往。

一天,苏轼作佛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他觉得这首诗写得很好,不仅赞了佛,还暗喻了自己,于是让书童把诗呈给佛印看。

佛印看后,批了“放屁”二字,让书童带回去给苏轼看。

苏轼大怒,去责问禅师。佛印哈哈大笑,“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么又一‘屁’就打过了江?”

“八风吹不动”可见于《佛地经论》卷五,诗僧寒山诗歌亦有此句,八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