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欢乐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这场战争丝毫不逊色于赤壁、夷陵,但因为这个原因,演义上仅仅出现寥寥几笔
三国作为诸侯割据、群雄并集的时代,自然免不了兵戈相向。三国的时代不仅是简单的历史,也是一段战争史。
从开始到结束,各种各样的战役没有停过。而在这样多的战役里自然有着许多以少胜多的案例。其中最著名的当然要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这两场战役对于三国的走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两场战争才能形成之后的三国鼎立的局面。除了这两场战役以外,之后的夷陵之战也是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这场战役的战略意义比前两场要差了一些。
除了这三场战役以外,三国时期还有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而且他的规模和战绩丝毫不逊色这三场战役,但是在演义当中对于这场战役几乎没有提及,知道这场战役的人也是非常的少,这场战役就是合肥之战。
这一场战役是东吴与魏国之间的战争。三国时期合肥爆发了五次大战,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第二次合肥之战。赤壁之战战败后,三国鼎立的割据形成,曹操逐渐的将自己的战略重心迁回到北方,南方只有几个重要的据点。
合肥就是其中一个。当时孙刘在荆州的问题上和解,双方也开始退兵,此时的曹操正在谋定汉中,在南方的几个防线上,曹军的兵力极其空虚,当时合肥的驻军只有7000人,孙权见机便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合肥。
从兵力对比来看的话,双方兵力差距超过了10倍,这是之前的几场战役都无法比拟的。可以说超过十倍的兵力,即使只是守城,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极具战略眼光的曹操自然早就料到了孙权会趁他后方空虚,驱兵偷袭的。在此之前,曹操给了合肥守将张辽一个锦囊,里面只有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假如孙权到了,张、李(张辽、李典)率军出击,乐(乐进)守城,护军不需参战。
自然光靠着7000人是不可能守住合肥的,曹操事先就料到了孙权会进攻合肥,他想让守将在敌军集结完毕的时候主动出击,这样打击敌人士气,向死而生才有一线的生机。
张辽也明白了曹操的意义,带领800勇士主动出击,刚刚集结的吴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战斗吓了一跳,慌忙迎敌,这个过程当中,张辽杀死数十人,斩杀了两名大将,一直杀到了孙权帐下,名将陈武也在这一战当中战死,东吴诸军见状都开始慌忙,士兵开始溃逃,张辽一直杀到孙权面前,在山下叫阵,孙权不敢应战,只叫大军来将他围住。
而张辽却越战越勇,杀出重围,吴军根本拦不住他,与他出战的士兵看见他杀出重围,高呼:“将军弃我呼?”,于是他又转身进入敌军,将其他被围困的将士救出。这一战过后,吴军士气大衰,没有办法,孙权只好下令驻军整顿。
围城十余日,吴军丝毫无法攻陷这座坚固的城池。而且因为天气炎热,军内开始爆发传染病,无奈之下,孙权下令撤军。但是这时的张辽察觉到了敌军的意图,再一次的率军主动出击,孙权本部大惊,旗下众将甘宁、吕蒙、蒋钦、凌统拼死迎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得以保住性命。至此第二次合肥之战完全结束。
对比一下双方的兵力,吴军十万,魏军7000,兵力大概是14倍,这样的兵力差距是其他的战争不能比拟的。
但是为什么在演义当中这一场战争的笔墨非常的少呢?因为从这一场战斗本身来看,这场战役本身的规模还是产生的战略意义都不大。
这一场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也就只有十余万,而且这还是一场攻城战,战斗本身没有其他战役那么大的格局,也没有什么激烈的正面碰撞。
简单的说,这一场战役只是魏吴对峙下的一场小战役,而且战役也只关乎一个城池。除此之外,就是这场战役的战略意义了。这场战役对于双方而言都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假如说,东吴拿下了合肥,那么这一场战争也只能是接下来吴魏大战当中的一个导火线。
而且东吴没能拿下。而魏军是守住了城池,但是这也只是给他们带来一段时间的边境安全,并不能完全解决东吴的隐患。不过假如说,张辽能够在这一场战争当中斩杀孙权的话,那么这一场战争绝对会被重新划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