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3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分组审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提出建议,在宜宾综合保税区建设白酒国际性的贸易措施评议基地。

为什么要建白酒国际贸易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基地呢?李曙光说到,现在影响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技术标准不统一、不相互认证和一些法规协议不协调,如果通过保税区,搭建起这么一个平台,来向国家申请建立评议基地,对于开展中国白酒出口目的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评测工作很重要,因为这有利于川酒企业收集白酒进出口贸易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并提请海关进行研究,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白酒出口提供风险预警,并以此为基础来推动建立完善中国白酒的出口标准。

李曙光介绍说,中国白酒传统的标准一般都是以感官为主、理化为辅,但国际烈性酒的标准,一般都以纯类物质的检测为主,所以中国的白酒如果出口到比较严格的国家,一般都要参照洋酒的标准来检测,所以说对川酒出口非常不利。

五粮液在这一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李曙光提到,去年国家批准在宜宾市设立综合保税区,当前五粮液正在推进与成都海关的合作,以海关的国家酒类检测重点实验室和五粮液的国家级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两大平台为基础,在综保区建设酒类产品进出口公共建设检测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向海关总署申请建设白酒国际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基地。

同时,五粮液也在进一步推动国家之间签署认定协议,去年五粮液通过农业贸易协定这种方式,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清单”。李曙光说,万里长征只是走到第一步,如果有了这一平台,四川酒企就能更好地解决国际贸易中遇到的技术性的贸易标准问题,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更好推动川酒“走出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