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作为中国的三大宗教,对中国人的思想发展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其中,佛教的传教之人为和尚,道教的传教之人为道士,但是两者除了所传播的思想以及平时的穿着不同之外,其外形也有很大的区别。大多数的和尚都是胖子,而大多数的道士都是瘦子,这是为何呢?

在世人眼中,说到佛,就会想到大肚弥勒佛和如来佛祖,而这个佛都是比较胖的,而仙风道骨的道士们却又是比较瘦弱的,而这与古代的一些政策有关。
在汉代之时,佛教传入中国,此时的佛体型都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到了唐代这个以胖为美的朝代之时,佛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武则天为了打压李唐的统治,决定对道教进行打压,积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佛教,当时的社会是以胖为美,因此,此时的佛像开始变得圆润,而被打压的道教则不受此影响。

此外,道士讲究修身养性,修仙练道,因此他们经常云游四海,也经常运动练武。如此经常运动的人,一般是不会得肥胖症的。相反的,和尚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般会以一座寺庙作为自己安身之所,而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坐、吃斋、念佛,唯一的运动大概就是平时对寺庙进行打扫卫生了。
再加上和尚一般吃素,只吃蔬菜无法保证他们的营养需求,因此对于主食的摄入就比较大了。我们都知道,主食之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摄入过多是很容易发胖的。这样一来,和尚们就越来越胖。

有些人会反驳道:“我看过很瘦的和尚和很胖的道士,你所言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当然,和尚胖而道士瘦是一种在大的统计数据之下得到的一个结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和尚和道士都满足这种说法,只能说这是一种大概率事件罢了。

无论是瘦亦或者是胖,和尚与道士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扬光大自己的思想理念,也在尽自己所能进行修行。在很多情况下,当国家有难,或者百姓需要帮助之时,他们往往也会尽自己的所能给予他人帮助。
因此,一个人的修行高低,与其品质和行为有关,而与其身形没有必然关系,世人也无需对此多加关注,毕竟身材这种东西很多时候不仅取决于自己,还取决于基因,而这是无法改变的。

?参考文献:《旧唐书》、《道教杂讲随笔》、《南齐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