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赵皖平看来,顺利完成脱贫任务最重要的还是靠农业科技助力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农民本身的素质,贫困户的知识水平以及学习农业科技新领域的程度会影响扶贫效果,因此扶智非常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剩余还有52个贫困县和551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有些地区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但是由于基础并不是很牢固,依然存在返贫的风险,扶贫工作仍然不能松懈。”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

赵皖平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前提和重要内容。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任务主要有三个:一是如何顺利完成脱贫任务;二是如何巩固扶贫成果并有效防止返贫;三是如何做好脱贫后时代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在赵皖平看来,顺利完成脱贫任务最重要的还是靠农业科技助力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农民本身的素质,贫困户的知识水平以及学习农业科技新领域的程度会影响扶贫效果,因此扶智非常重要;另一个就是农业科技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土壤这个种植源头开始,再到种子以及配套的集成技术等,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把这两样发挥好,能对乡村振兴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各个贫困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基础条件等都不相同,因此发展产业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有适合当地自己的产业。赵皖平建议,要大力促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依靠先进科技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创新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农特产品变成旅游商品、将农家小院变成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将乡村旅游产业培育成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

“目前,我们的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职称评定方面,对深入一线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应该更多的是以实际科研成果为保障,而不是以论文为依据。还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别把好的成果留在身边‘无人知’,而是要把这些成果放到农民手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利器’。”赵皖平说。

另外,赵皖平表示,还应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加大村级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育力度,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打造坚强的基层班子队伍。鼓励支持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将先进文明、先进技术、先进经济形式引入乡村,充分发挥新乡贤文化作用,倡导文明乡风、传承地域文化、教化乡民。

很重要的一点,赵皖平提议,建立可持续稳定脱贫政策机制。在保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谋划研究相关脱贫攻坚政策在2020年后的衔接问题。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对脱贫边缘户设定一定时限的观察期和巩固期,继续有效落实相关脱贫扶持政策,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