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游戏对孩子的大脑发育特别有好处。在这种游戏当中,孩子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把自己假想成另一个不同的人。这就是角色扮演游戏。

几个孩子正兴致勃勃地讨论谁来扮演什么角色、做什么事情。

“我们来玩过家家。我来当妈妈。”

“我想当妈妈!”

“不行,我才是妈妈,你当宝宝,我来喂你吃饭。”

“好吧,然后我们出去溜狗。”

于是他们一起玩了起来,各司其职。

这样的游戏,叫作角色扮演游戏,听起来是一个很严肃的名字,不过玩起来却真的很有意思。

实际上玩这种游戏时,相当讲究游戏的系统性和组织性,因为,它要求参与的孩子们必须遵照相应的规则。

比如,妈妈该怎么当、宝宝该怎么当、做饭吃饭要有些什么步骤、出门去溜狗又该怎么做,等等,这都是有讲究的。如果一个孩子的举止偏离了他正在扮演的角色,其他孩子则会把他“拉回”到正轨上来。

这么做会对孩子的大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有助于健全孩子大脑的执行功能,也就是一整套的生活能力,让孩子能够给自己设立目标、做出计划、实施下去,并且还能排除干扰,完成任务。

研究报告这么说

有一项针对儿童的早期教育活动,叫作“工具与心智”,学生们在这项活动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参与各种有助于健全大脑执行功能的游戏,也就是玩各种益智游戏。

有人主导了一项针对该教育活动的研究,从参加“工具与心智”活动的学生中抽取150人,与没有参加该活动的对照组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检测。

结果,参加“工具与心智”活动的学生,在大脑执行功能检测上的各项得分,比对照组学生至少高出30%,甚至是高出一倍。这些得分高的学生还:

更富有创意(比如,随便拿一个物品,让大家说出还能用作哪些用途,这些孩子能平均比对照组学生多说出三种用途来);说话的时候面部表情更丰富;解答难题的时候更善于动脑筋;紧张压力感只有对照组的一半;与人交往更为得体。

角色扮演的一些范例

1~3岁的宝宝:由你来示范怎么玩角色扮演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刚刚开始学着用一些“道具”来玩角色扮演。你可以:

教宝宝如何假装某个动作。比如,拿过一个空杯子来,让宝宝看你假装喝水。又比如,拿出一个小锅,一把小勺,对孩子说“我们来假装做饭”,然后你假装在锅里搅弄一番,再假装舀起一勺来尝尝。随后,你对孩子说:“现在,该你来做饭啦。”把东西递给孩子,随便孩子怎么弄。

假扮另一个人。你可以这么开始:“宝宝,来,假装我们是爸爸(奶奶、姑姑、舅舅等)在做饭。”你假扮的这个角色的特定台词要示范给孩子听,而且最好是孩子曾经亲耳听过的这个特定角色的台词。

比如你这么说:“奶奶做饭的时候,会这么问你:‘要不要我烤一炉曲奇饼给你吃?'”如果能带着孩子把角色的语气、语调都模仿得惟妙惟肖,那就更好了。

玩角色扮演的地方,要单独圈出来,既要方便孩子进出,又要保持相对固定的布置。还有,“道具”别那么快收起来,方便孩子多玩玩。

提供充足的道具给孩子,比如,旧衣服、旧鞋子;不用了的手袋或公文包;假装医生或者木匠的套装玩具,等等。

道具可以是各种积木块,也可以是家里的生活用品,比如杯子、勺子,在孩子的眼睛里,这些东西都可以被想象成完全不同的东西。

避免用那些能替孩子动脑筋的“精巧玩具”,这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还有,用做道具的东西不要太大,要方便孩子把玩。比如,一个简单的娃娃,就可以供宝宝假装给小娃娃脱衣服、洗澡、穿衣服了。

3~5岁的宝宝:帮孩子出主意,带孩子一起玩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知道该怎么玩角色扮演,不过,还需要你帮忙出主意假扮什么角色。平常的家务活,打酱油之类的小差使,生活中的各种场景,都可以变成孩子的假扮主题。

出门在外的时候,不妨多指点孩子观察别人的言谈举止,回家后带着孩子模仿一番。还可以:选一段孩子喜欢的故事,现编一段“小话剧”。

带孩子一起做道具,比方说,不需要去买假扮医生的“职业装”,拿件爸爸的旧衬衣就好;也不需要去买“听诊器”,拿段绳子拴一个圆环在上面就好。自己做这些“象征性道具”,本身就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父母退居“配角”地位,尽量多让孩子自己来做导演、扮主角,由孩子来告诉家长下一步该做什么、接下来该是什么故事情节。比方说,让孩子来当医生,大人来假装病人,或者拿着一个布娃娃假装是带宝宝看病的爸爸。

用提问的方式,帮宝宝扩展“主演”范畴,增加“剧本”情节:“接下来该怎样了?咱俩假装坐救护车去医院好不好?然后呢?”

同一个角色、同一个“剧本”反复“上演”多次之后,你不妨帮宝宝提示一下,换上点新的花样:假如她这个医生是在海盗船上呢?要不,在宇宙飞船上?总之,提示孩子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扮演她的“医生”。

带孩子一起玩几种简单的纸板游戏,比方说,“立体迷宫”、“爬”和糖果乐园游戏。这类纸板游戏,其实也是角色扮演的一种延伸。

5岁以上的宝宝:让孩子们自己玩

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已经可以用自己创作出来的道具,自己想象并演出复杂的假扮剧情了。大人可以当孩子的顾问或助理,帮孩子出出主意,让剧情继续发展下去,而不必再参与角色扮演了。还可以:

为孩子准备充足的道具,比如积木块、碎布头、小被单、纸张、剪刀、胶水,等等,方便孩子自己制作道具。

孩子会更喜欢用布娃娃、偶来过家家,而不再是自己穿戴上各种衣装来假扮角色。在这样的过家家游戏中,孩子往往自编、自导、自演,甚至一个人担当好几个角色,而且还知道用不同的声音、语调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孩子会借用故事或者书中的情节来排演“话剧”。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改编”某个她所熟悉的故事情节,或者干脆从头到尾编排自己的新故事,自己“上演话剧”。

多给孩子推荐几种纸板游戏以及儿童纸牌游戏,当然,由简单的开始。

如果家里有不止一个孩子,那么,可以引导大孩子来教小孩子该怎么说、怎么做、怎么玩。

end

简介:lemon青柠檬,喜欢读书,乐于分享婚姻育儿、情感心理相关内容。人生目标是每一个今天都比昨天优秀一点点。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哦!

相关文章